核心提示:英媒稱,這些年來,中國經濟發(fā)展和人民收入增加之后,中國人在時尚、服裝、化妝品和美容手術方面的消費日益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更加關注國際時尚潮流變化,而“世界小姐”這類的國際選美大賽對中國人消費觀念所產生的影響顯而易見。
【延伸閱讀】英媒稱中國女性仍面臨職場性別歧視:升職加薪機會少
參考消息網6月15日報道 英媒稱,盡管1949年以來中國在解決性別不平等方面取得了進步,但隨著傳統(tǒng)性別角色在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得到重新確立,中國女性職場地位在降低。這種情況在《金融時報投資參考》的一次調查結果中有所體現(xiàn),男性和女性都承認女性在工作場所的機會較少,因為她們承擔著更多的家庭責任。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13日報道,通過解決工作場所中的男女不平等問題,中國的低出生率問題可能會得到更有效的解決。夫婦們對生育猶豫不決是因為家庭沒有足夠的收入。著手改變影響女性在工作場所的地位的文化將使夫妻有更多的經濟保障,說服他們生育更多孩子。
《金融時報投資參考》對2000名城市消費者進行的調查發(fā)現(xiàn),31.6%的女性表示她們的職業(yè)機會比男性要少,比《金融時報投資參考》另一次對東南亞幾個最大發(fā)展中經濟體的5000名居民進行調查時得出的數(shù)字高得多。
在受訪者中,38.3%的女性表示,她們覺得女性的身份使她們錯失了加薪、晉升或擔任重要職務的機會。這個比例遠遠高于東南亞國家受訪者的比例。
世界銀行的數(shù)據顯示,2017年,中國的勞動參與率——即工作場所中女性與男性的比率——從1990年的0.86降至2017年的0.81。據智聯(lián)招聘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女性的薪酬比男性少22%,不過管理層以下即普通職員的薪酬差距縮小到了4%以下。
在調查中,45.9%的管理層女性說,她們的性別對她們的職業(yè)發(fā)展有負面影響,遠遠高于總體女性的情況。
據萬得信息技術公司稱,雖然白手起家的中國女億萬富翁受到人們的贊美,但在3252家國內上市公司中,女性擔任一把手的僅有170家,占總數(shù)的5.23%。
報道認為,早在女性接近董事會之前,歧視就開始了。根據教育咨詢公司麥可思的數(shù)據,2017年,男性畢業(yè)生的平均薪酬比女性畢業(yè)生高16%。由于男性機會更好,所以去年63.8%的研究生入學申請來自女性。
報道指出,在中國,工作場所的男女平等是受法律保護的并被寫入憲法,但執(zhí)行起來卻難度較高。女性求職者通常被問及是否有孩子,而那些沒有孩子的人只能得到較低的薪水,或者干脆被拒絕。
報道認為,解決這個問題,沒有靈丹妙藥。生育二孩的相關費用——更不用說人口增多需要更大的住房——不可能僅僅通過縮小男女之間的工資差距來實現(xiàn)。但是,保護女性在工作場所的權益——包括同工同酬的權利——至少能解決夫婦們所擔心的一部分經濟問題。
(2018-06-15 00:1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