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與阿里量子隱形傳態(tài)實驗平臺建立天地鏈路(合成照片)。

與會科學家認真聽取潘建偉院士發(fā)言。記者 沈慧 攝
繼對撞機、引力波之后,又一個“高冷”物理名詞——量子,近年來逐漸從幕后走向了臺前。在科學家們眼中,這一撲朔迷離的量子究竟是何方神圣?它有哪些神奇絕技,又有何用
在近日舉行的兩院院士大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帶來了一場有關量子的精彩介紹。
神奇的量子
量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基本單元,由于具有相干疊加特性,可以產(chǎn)生“量子糾纏”,因而與相對論一起,帶來了第二次科學革命
一旦確定了初始狀態(tài),根據(jù)力學方程,所有粒子未來的運動狀態(tài)都是可以精確預言的——這是基于牛頓力學得出的結論。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再往下思考,一切事件(比如今天的會議)都是在宇宙大爆炸時就已經(jīng)確定好的嗎?個人的努力還有意義嗎?但人顯然是有自由意志的。”潘建偉引用霍金的一句話:即使是相信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人,在過馬路時也會左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