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栗戰(zhàn)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黨的十九大閉幕后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同樣在十九大閉幕后不久,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建設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上周五,習近平等黨員領導同志來到新建成的黨史展覽館紅色大廳,舉起右拳,再次重溫入黨誓詞。
兩次宣誓,意義重大。此次宣誓所在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是習近平親自決策、親自批準建設的,這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也是在習近平親自關心下舉辦的。
今天小組就為各位組員介紹一下這個展覽有哪些看點。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位于北京朝陽區(qū)北辰東路與大屯北路交會處。(圖源:央視)
一
目前,全國共有革命博物館、紀念館超過1600家,但這個“新成員”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卻是獨一家,此前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還沒有一座以黨史為主線、全景式展示黨矢志不渝奮斗之路的永久性展館。
場館所在位置很有講究,在北京市中軸線的“鳥巢”和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邊上。根據(jù)規(guī)劃,這里是國際交往功能集中承載區(qū),是體現(xiàn)中華文化自信和大國首都形象氣質的代表地區(qū)。
從上空俯瞰,黨史展覽館整體為“工”字形建筑,寓意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圖源:新華社)
走到近前,這座建筑確實是“巍然矗立,氣勢恢宏”。
展覽館東西兩面共28根圓柱,象征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浴血奮戰(zhàn)建立新中國。2018年4月,習近平在聽取展館幾個方案的設計思路后明確指出,“建筑風格要莊重肅穆,具有殿堂般的儀式感;要與時俱進,別具一格,與目前的展館相比讓人眼睛一亮”。
來到西廣場,正北方向是一面名為《旗幟》的雕塑,深刻反映出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信仰》《偉業(yè)》《攻堅》《追夢》四組大型雕塑分別對應“四個偉大”主題,276個人物與583塊漢白玉融為一體。
在建設過程中,還有一個“歷史的巧合”。建館時,漢白玉石材的選擇是一大難點,施工人員奔赴全國各地多次論證后,最終選定了四川雅安夾金山腳下的漢白玉,而夾金山正是當年紅軍長征翻過的第一座大雪山。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廣場上的大型雕塑(圖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二
“看這個展覽,還要下點功夫。就算走馬觀花走一走,也得一個多小時。仔細看一看,溫故而知新,還是很有啟發(fā)教育意義的。我們學黨史,到這里來學一學,很好。”這是習近平參觀完展覽后的感想。
上個月公布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覽推介名單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位列第一。
這樣一個總書記看了都說好的“C位”展覽,有哪些重磅展品呢?我們一起來看。
展覽分為4個部分,共展出2600余幅圖片、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不少文物是首次展出,很多文物都是“鎮(zhèn)館之寶”。據(jù)報道,參展的國家一級文物就達420多件。
比如新中國文物部門接管的第一件文物,編號為0001號的特殊文物——反動軍閥殺害李大釗同志使用的絞刑架。
還有馬克思《布魯塞爾筆記》第四筆記本手稿等文物,習近平參觀至此時停下腳步問道:“這些是復制件還是原件?”當?shù)弥指宥际窃r,習近平感慨:“那很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