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中國)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于“物化記憶”溯尋“精神坐標”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電 題: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于“物化記憶”溯尋“精神坐標”
作者 鐘三屏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8日前往新落成不久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參觀名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

此時此刻,一座“記憶藏館”,習近平緣何帶領黨和國家領導同志集體到訪?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習近平參觀展覽時說的這句話,足以給出答案。
2021年初,剛剛跨入百歲之年的中共,即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曾數(shù)次指出,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百年學史,已然成為中共面向下一個百年的顯著姿態(tài)。
紀念館可謂凝固的歷史,展覽則是一部物化、立體的史書。
據(jù)了解,中國目前共有革命博物館、紀念館超過1600家。如今又新增了這個極其重要的“新成員”——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
這座展覽館和正在進行的展覽,成為中共百年歷史的“物化記憶”和最新表達——從革命、建設、改革到進入新時代,展覽第一次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史詩般地將百年大黨“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的“五史”清晰呈現(xiàn)。
而中共走過的千山萬水、崢嶸歲月,也被著意雕刻進一個個富于巧思的建筑細節(jié)中——展覽館整體為“工”字形,象征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東西兩面共28根圓柱,寓意中共經過28年奮戰(zhàn)建立新中國;采取將展廳平面標高逐級提升、循環(huán)向上的組織方式,契合中共螺旋上升的奮斗道路。
走過百年仍在“賡續(xù)奮斗”的中國共產黨,正帶領中華民族走在復興路上。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這一新添于北京中軸線上的嶄新地標,既是一個百年政黨發(fā)展歷程的“物化記憶”,也將是其帶領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見證者。

資料圖:2021年5月,位于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