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
——習近平
為國捐軀的烈士,是受人敬仰的英雄,也是父母的心頭肉,是孩子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我們的血肉親人。雖然他們離我們遠去,但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
今年清明節(jié),全網(wǎng)各平臺開設#我家有烈士#話題,很多烈士的親屬、后代以各種形式在網(wǎng)絡上表達對烈士的思念,講述烈士的報國故事,體現(xiàn)出作為烈士家庭、家族成員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也激發(fā)著廣大網(wǎng)友共同緬懷烈士、致敬英雄。截至4月5日14時,僅在微博平臺上,人民日報法人微博主持的話題#我家有烈士#閱讀量超2.5億。抖音平臺上,#我家有烈士#話題閱讀量超4.5億。
烈屬們講述的不同時代的英烈故事,幾天來打動了萬千網(wǎng)友。
這是一段家族的記憶
我家有烈士:“有些人一走就是一輩子”
網(wǎng)友@少年包子蒸籠老:
“爺爺當年的故事說不盡,短短幾行手書的革命事跡,都是那些故事的縮影。而(如今)故事都只存在我的烈士子女身份里了。”


網(wǎng)友@王小懶呀呀:
“三爺爺犧牲在渡江戰(zhàn)役中,至今未找到遺骸。每年清明只能在網(wǎng)上祭奠,雖然我們從未謀面,但子孫也未曾忘記。今日山河新,吾輩當自強。”

網(wǎng)友@海宴河清9:
“我們縣(江西興國)是有名的將軍縣,當年以送兒參軍為榮,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參軍的,有些人一走就是一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