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道 俄新社莫斯科9月13日刊載題為《中國人將少吃一些》的報道,作者系記者索菲婭·梅利尼丘克。報道關注了中國餐飲的浪費現(xiàn)象,并介紹了一些遏制浪費的具體舉措。報道編譯如下:
北京正在掀起節(jié)約糧食的大規(guī)模運動。民眾對糧食的浪費令領導人震驚。宣傳和監(jiān)督機制有助于敦促民眾珍惜糧食,然而,讓中國人改變餐桌文化并不容易。
“你吃了嗎?”——這是中國人打招呼的慣用說法,相當于“你好嗎?”因為如果對方吃得挺好,那就意味著他過得不錯。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所有大事都在盛宴之后決定。即使是平常日子,餐桌上也很豐富。于是,很多時候飯菜吃不完,都被扔掉了。這種浪費恰恰是看似無害的傳統(tǒng)的另一面。
中國政府決心改變這種情況。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久前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xiàn)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任何曾經去過中國餐館和食堂的人都會同意他的看法。
中國平均每年浪費1800萬噸食物,相當于3000萬人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中國不允許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