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29日電 香港《文匯報》29日在文章中指出,香港人向來珍視的是最引以為傲的法治精神,是和諧社會普遍存有的互相信任,是堅守對個人隱私的尊重等。然而在過去4個多月,一場由外國勢力幕后操盤、煽暴派主導、暴徒執(zhí)行的“運動”像一場病毒侵蝕著香港,自由、法治等精神被一一蠶食。

資料圖:香港新海濱走廊。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暴力沖擊致法治遭嚴重踐踏
文章指,4個多月的暴力沖突,踐踏破壞得最明顯的非法治莫屬。根據(jù)香港警方統(tǒng)計,由6月9日至10月18日,共有逾2600人被捕,當中有467人被控告,最常見的被控罪行依次為暴動罪、非法集結(jié)及藏有攻擊性武器。
一開始所謂的“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漸漸演變成“核爆都唔割(不割席)”。于是,由破壞立法會、圍堵警總、罷工不成的非法堵路,以至近期常見的打砸搶燒,由地鐵、餐廳、中資銀行,甚至書局,都一一遭殃。在觸目驚心的襲警行為中,還有學生的參與,法治的破壞可想而知。
撇除這些極端暴力違法行為,自稱為“和理非”的示威者也漸漸打破不同法例,例如在警方發(fā)出反對通知書后,仍然上街作非法游行集會,變相成為極端違法行為的掩護;又例如在禁蒙面法生效后,仍然刻意戴著口罩上街,挑戰(zhàn)法律,增加警方對暴徒的執(zhí)法難度。
所謂的“五大訴求”中,還包括“撤銷被捕示威者控罪”,哪怕是對無辜市民動私刑、毫不理會后果的瘋狂縱火、致命的襲警行為,在他們眼中都不可用法治去“計較”,并一再要求特區(qū)政府不要依法辦事,同樣是對法治的沉重一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