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7月23日報道 俄媒稱,中國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的正式交付儀式,日前在上海港隆重舉行。考慮到中國經(jīng)濟和科技發(fā)展風生水起,在不久后的將來,中國在南極科考站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或將超過俄美。
據(jù)俄羅斯自由媒體網(wǎng)站7月21日報道,首艘“雪龍”號是1993年在烏克蘭而非中國建成的。25年來,它共完成了9次北極和22次南極科考。第二艘極地科考破冰船的橫空出世,證明北京對南極開發(fā)格外關注。
報道稱,中國對南極這片冰雪大陸興趣濃厚,例證之一便是“雪龍”號的南極科考次數(shù)相當于北極之行的2.5倍。
這一興趣緣何而來?首先,南極乃廣袤之域,相當于全球陸地面積的10%,自然資源儲量蔚為可觀,包括大量未探明資源;其次,南極暫時屬于具有中立地位的無主之地。
律師伊利亞·賴澤爾介紹說,1959年,來自美國、蘇聯(lián)、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智利、阿根廷、日本、比利時、挪威和南非的12國代表簽署了《南極條約》,中國并非締約國,因為它跟南非、阿根廷或新西蘭不同,距離南極相當遙遠,先前也從未參與過極地開發(fā)。北京1983年加入該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