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1月8日,拉凱什⋅雅吉的同事在進博會展館里忙碌。中新網(wǎng)記者 邱宇 攝
中新網(wǎng)客戶端上海11月10日電 題:全球買買買!進口食品折射國人40年消費變遷
記者 邱宇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一條新鮮的海魚,可能來自遙遠的南太平洋;一顆香甜的椰棗,可能沐浴過中東沙漠的陽光。
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再到今天,中國以越來越開放的姿態(tài)融入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更多的進口食品,也因此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而在40年前,售價四毛五一瓶的可口可樂還是奢侈品。

1984年,美國《時代》周刊刊登的一期封面。
跨越四十年的可口可樂
1984年,美國《時代》周刊刊登了一期封面:一名普通的中國小伙手持可口可樂,面帶微笑站在長城上,封面標題是“中國新面孔”。
可口可樂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標簽。1979年,一列裝載3000箱可口可樂的火車從香港開往廣州和北京,那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進入中國內(nèi)地的國際品牌。
四十年后,2018年11月8日,來自土耳其的拉凱什⋅雅吉在上海用微信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可愛的中國人非常喜歡我們的飲料”。他是土耳其一家食品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特意飛來上海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準備在中國市場推廣一款能量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