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日,由中國中船集團江南造船廠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箱位集裝箱船——中遠海運宇宙輪在上海交付。宇宙輪長400米、寬58.6米、吃水16米,總高72米相當于24層樓,最大載重量19.8萬噸,設計時速每小時約42公里,最多可裝載21237個標準集裝箱,達到世界最大級別。此外,宇宙輪還是具有目前世界最先進技術的智能型船舶,集合了最先進的航行控制系統(tǒng)、全船局域網(wǎng)系統(tǒng)及船岸衛(wèi)星通訊系統(tǒng),可以確保船舶在全球海域安全航行和船岸信息交流。
宇宙輪是中船集團為中遠海運承攬的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的首制船,其余5艘同級別船將在2019年交付完畢。屆時,中遠海運將把這6艘海上巨無霸級別的超大型集裝箱船,投放到遠東到歐洲的航線上運營,助力“一帶一路”。
根據(jù)工信部今年1月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去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全球總量的41.9%、45.5%和44.6%,三大指標全部位居世界第一,成為名符其實的造船大國。

但是,在亮眼的總量數(shù)字的背后,是中國造船工業(yè)與歐洲、韓日在技術水平上的差距。目前,世界造船工業(yè)呈現(xiàn)中、韓、日、歐四足并立的格局。中國造船總量從噸位上看位居世界第一,但在高技術船舶方面與韓日歐仍有差距。所謂高技術船舶,包括重型起重船、深海超大型鉆井平臺、超大型集裝箱船、超大型油輪、半潛船、液化天然氣船、豪華游輪等。這些船舶由于技術密集,造價不菲,屬于船舶工業(yè)領域的高利潤船型。此外,在船用發(fā)動機等一些核心技術方面,中國與先進國家也有不小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