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大會堂中的“通道”吸引社會各界的目光。
在傳統(tǒng)的“部長通道”基礎上,今年新增了“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這里是一個亮相、展示的窗口,在今年的“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上,這些代表和委員在回答記者提問的同時,還帶來了這些物件。
蘋果

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昭通市委副書記、市長郭大進分享了昭通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蘋果戰(zhàn)術”。
昭通是云南的“北大門”,在中國14個連片貧困地區(qū)中,是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未來3年,該市每年要脫貧30萬人以上。
郭大進介紹,“種蘋果”帶動了30萬貧困群眾收入增加,當?shù)毓r(nóng)收入翻了好幾倍,全國各地“果粉”讓昭通的“紅蘋果”變成“金蘋果”。
馬鈴薯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談到科技扶貧時,拿出一個碩大的馬鈴薯,他表示,在云南瀾滄縣一個小村子,當?shù)刈匀粭l件非常好,但很貧困,一年只種一次水稻,冬天閑著。于是在當?shù)赝茝V冬季馬鈴薯種植,每畝平均3.1噸,3000元一噸,一畝地農(nóng)民收入9000元,把冬閑田變成效率田。
“鎂寶”

全國人大代表、青海海西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長孟海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時,從衣襟中掏出一塊呈扇形的金屬鎂。孟海說,這是青海鹽湖鹵水提取鉀后,精加工而成的“鎂寶”產(chǎn)品。柴達木盆地在發(fā)展現(xiàn)代工業(yè)中,把工業(yè)廢料變廢為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