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丹說,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雷鋒精神就一直激勵著自己,“用心為乘客服務就是對雷鋒精神的踐行。”雷鋒同志“擠”和“鉆”的釘子精神,也讓董丹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一名五星級駕駛員。
雷鋒在部隊苦練投擲手榴彈的故事,讓某部業(yè)務處處長肖毅印象深刻。從軍22年,雷鋒牢記軍人使命的擔當精神、聚焦備戰(zhàn)打仗的戰(zhàn)斗精神、敢于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一直激勵著肖毅。
6年里,肖毅每天苦練5公里越野、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基本功,從未間斷。參加國際比武競賽,左腳踝崴傷骨折,他硬是拖著傷腳堅持夜行軍,單腿完成了最后6公里的武裝奔襲。最終中國代表隊勇奪團體第一和9個單項第一。
每當遇到困難時,肖毅總是勉勵自己:“新時代的革命軍人,就是要像雷鋒那樣,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無限忠誠,把國家和軍隊的榮譽扛在肩上,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最高追求,用革命軍人履職的實際行動踐行弘揚雷鋒精神。”
在創(chuàng)新中傳承
如今,在雷鋒班宿舍,與“三件寶”一起陳列的還有新“三件寶”——善淘箱、數(shù)字化大禮包、學習雷鋒App。
“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的方式方法也需要與時代同步。”張陽介紹,通過新“三件寶”,戰(zhàn)友們將義賣、募集到的物資郵寄到偏遠地區(qū),把單位學習雷鋒精神的好做法生成電子報告供大家共享。最近,他們還開發(fā)出一款學習雷鋒App,將黨的十九大精神、黨的理論學習等結合起來。
張陽是雷鋒班第209名戰(zhàn)士、第26任班長。黨的十九大之后,張陽主動學習鉆研黨的十九大報告內(nèi)容,花了兩個月時間帶領雷鋒班的戰(zhàn)士結合具體工作內(nèi)容,繪制出“十九大報告思維導圖”。
50多年過去了,雷鋒學習《毛澤東選集》的照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座談會上,駐香港部隊某教導團訓練股參謀陳玉飛介紹,近年來,他們發(fā)揚雷鋒精神,把習主席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制成小卡片、變成口袋書,戰(zhàn)略執(zhí)勤、特戰(zhàn)訓練間隙學理論成為常態(tài)。
他說:“新時代革命軍人學雷鋒,首要的就是像雷鋒那樣努力學好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以理論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堅定,以對黨的事業(yè)無限忠誠書寫弘揚雷鋒精神新篇章。”
參軍入伍時,戰(zhàn)略支援部隊某發(fā)射基地的馬金永只有初中文化水平。這讓身在高科技部隊里的他壓力特別大。為了確保關鍵時刻不“掉鏈子”,馬金永苦練設備操作,課余時間還不斷進修,取得學士學位和5個國家職業(yè)資格證書。
“無論崗位大小,只要像雷鋒同志那樣甘當一顆螺絲釘,鉚著一股鉆勁,立足崗位不斷學習‘充電’,都能成為單位那顆閃亮的螺絲釘。”馬金永感受到,“鋪就強軍之路,需要每名同志都像螺絲釘那樣緊固在自己的崗位上。”
來到雷鋒生前所在的部隊,參觀雷鋒連、雷鋒班,和雷鋒生前所在部隊的戰(zhàn)士們一起交流弘揚雷鋒精神,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先鋒愛心單車俱樂部理事長馬曉兵介紹,自己和雷鋒班的合作早已開始。先鋒公益成立8年,累計騎行里程超過120萬公里,開展公益活動650多場、志愿服務25萬多個小時,看望慰問幫扶特殊群體1.5萬多人次。
“雷鋒精神永遠不過時,新時代更需要雷鋒精神,弘揚雷鋒精神需要每一個人尤其是青年的參與。”馬曉兵計劃回去之后,把這段經(jīng)歷與廣大青少年分享,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
原文標題:雷鋒精神時代變遷記:從“三件寶”到新“三件寶”
原文網(wǎng)址:http://www.chinanews.com/kong/2018/03-06/846055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