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1月,北京西站春運高峰時,出動多輛流動售票車,到市區(qū)街頭售票(圖源:央視新聞)
熬夜排隊、“一票難求”似乎就是那個時代人們對于春運的記憶。帶著小馬扎和被子連夜排隊買火車票的故事,不僅僅出現(xiàn)在春晚的小品中,也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第二代改版調整后的軟紙車票(圖源:央視新聞)
到了20世紀末21世紀初,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逐漸應用使得火車票的防偽和購買方式都有了極大的進步。1996年末,當時的鐵道部確立了軟紙客票統(tǒng)一樣式標準,正式開始在全國推廣使用軟紙車票。“軟紙票”開始代替“紙板票”上崗,經(jīng)過改版后,成為沿用至今的紅色軟紙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