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立大橋
“串起一條黃金旅游線”
聳立于高山峻嶺之巔,穿行于云霧峽谷之間,位于G56杭瑞高速上云南宣威市普立鄉(xiāng)境內的普立大橋,是國內山區(qū)高速公路首座鋼箱梁懸索特大橋。
大橋橋面離峽谷485米,于2015年8月25日正式通車。
普宣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后,從云南宣威至貴州邊界4小時的車程縮短為1小時內,不僅給交通帶來便利,還成為杭瑞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景觀,同時將遵義、六盤水、曲靖、昆明、大理、瑞麗等旅游景區(qū)串連起來,形成一條黃金旅游線路。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通車后,僅是前來參觀普立特大橋的市內外游客就達15萬人次左右。“我們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過去想要到山對面,需要四五個小時,大橋通車之后,一個小時就能到了,再也不用翻山繞遠路了。”普立鄉(xiāng)普立村村民繆祥壽說。
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
“加快區(qū)域經濟圈形成”
湛藍的泉州灣上,一座全長26.7公里的大橋如長虹般飛架南北。這座2015年5月12日通車的泉州灣跨海大橋,已滿兩周歲。
眺望泉州灣跨海大橋,挺拔雄姿中蘊含濃濃的“泉州味道”,橋塔造型簡潔樸素又肅穆大方。“大橋分左右雙幅,路基寬度達到41米。其中主橋為主跨400米的雙塔分幅組合梁斜拉橋,可保證5000噸級雜貨船雙向通行、10000噸級雜貨船單向通行。”泉州灣跨海大橋副總工程師陳江握介紹,為了縮短復雜海域作業(yè)時間、降低施工風險,大橋的主橋主梁采用節(jié)段干拼的鋼砼組合梁結構,工藝為國內首創(chuàng)。
“大橋貫通后,連接了晉江、石獅、惠安、臺商投資區(qū)等泉州經濟最活躍、發(fā)展最快的環(huán)灣區(qū)域。”陳江握表示,泉州灣南北兩岸通途坦蕩,環(huán)城高速公路閉合成環(huán),將直接加快環(huán)泉州灣980平方公里經濟圈的閉合和形成,助力泉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qū)的建設。
貴州清水河大橋
“回家再也不用兜大圈”
2015年12月31日,貴州省清水河大橋正式通車,標志著貴州成為西部地區(qū)第一個縣縣通高速公路的省份。大橋全長2171.4米、主跨1130米,橫跨清水河大峽谷,橋面至谷底深達406米,是世界第二高橋。
受困于復雜的喀斯特地質構造,大橋在建造之初,工程師們發(fā)現根本找不到讓大型起吊設備進入施工現場的通道。“最終只能像搭積木一樣,將所有材料化整為零。”清水河大橋總設計師郭俊禮介紹,清水河大橋在懸索橋建筑史上首次采用了板桁結合技術。
“現在過橋只需要3分鐘,以前回老家必須得繞道貴定、福泉等地,相當于兜了個大圈子。”在貴陽工作的甕安人侯顯軍說,大橋貫通后,貴陽到甕安車程從以前的4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8-11/830196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