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態(tài)
在編劇王小平看來,無論電影是工業(yè)流水線上的產品,還是精工細作的藝術品,想做出好作品,創(chuàng)作者就該有顆匠人之心。好的劇本,也是一遍一遍改出來的。
王小平、鄭曉龍夫婦在籌拍一部魔幻題材電影,迄今為止,他們已經準備了13年,除了劇情,還仔細架構出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包括主城坐落在什么樣的山上,各個階層的人居住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等等。
“就算是魔幻,也需要細節(jié)上真實用心,觀眾看了才會‘相信’。”王小平說,“現在很多劇本,都太‘飄’了。”
王小平口中那些“不接地氣”的電影作品,角色個個不食人間煙火,糟糕一點的,甚至連邏輯都談不上。
不僅是編劇,整個劇組都需要有匠心。
金星在一期脫口秀節(jié)目中,講述了自己在好萊塢拍電影的經歷。
那是一部合拍片,中方演員包括金星、夏雨等,在北美、加拿大等多地拍攝。一場戲中,金星扮演的賭場老板娘,背影從鏡頭里一掃而過。為了拍攝這一眨眼的背影戲份,金星穿著高跟鞋,整整在劇組站了3天。
起初她自己也疑惑,為什么不能用替身,但美國導演認為,即使是一個背影,也要包含著演員本人的肢體語言,不能糊弄過去?;谕瑯拥睦碛桑臄z一個只露出夏雨半邊手臂的鏡頭時,恰好趕上夏雨當天休息,美國導演也非要讓夏雨本人來拍攝。
有一場戲,金星需要打對手戲的女演員一個耳光,起初,她還打算虛晃一下,意思意思就行了,開拍前專門叮囑對方往哪個方向偏頭。沒想到一組鏡頭拍完,導演就板著臉來找她了,要求她動真格的。
拍到最后,金星打了對方20多個耳光,才終于拍出了讓導演滿意的逼真效果。
在節(jié)目里說起這段經歷,金星表情嚴肅。她反復強調,在好萊塢工作的認真程度,和國內的劇組比起來,真是“太不一樣”了。
導演李玉曾經和幾位導演一起,去洛杉磯進行交流,遇到一個要翻拍美國經典影片《賓虛》的投資人。
那是一部有半個多世紀歷史的老電影,片長4個多小時,講述了一段羅馬帝國的愛恨情仇。在李玉看來,翻拍這樣一部電影甚至有些難以理解:“并不是現在的美國電影市場的菜,也沒有多少熱門的演員參與,票房大概不會太好。”
然而她記得,那位制片人告訴她:“我們不應該忘掉自己的信仰和文化。”
李玉忍不住感慨,好萊塢還會有投資者,僅僅是為了情懷,就進行這么大的投資,在中國呢,都去追熱門IP了。
她還注意到,有一家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正在拍一部名為《怪物卡車》的怪獸電影。那個故事基于一種北美流行的怪獸文化,講了一個男孩和一個怪物之間的友誼。
在好萊塢有一個習慣,一部電影在劇本完成之后,會提前試拍一些片段,看看觀眾的反饋。根據觀眾的意見,制片方還會進行修改。
《怪物卡車》的制片方將劇本中的部分場景拍攝了出來,組織一些觀眾觀看,有觀眾指出,男孩和怪獸產生友誼的過程很突兀。
最后,這部片子按照觀眾提出的意見,修改了劇本重拍。
“在好萊塢完善的電影工業(yè)流程里,即使是一部不需要動腦子的合家歡電影,創(chuàng)作者都會拿出無比的耐心,認真打磨細節(jié)。要是在中國,好多電影都是一個IP隨手拿來,隨手就拍,6天就拍出來,拍出來就拿去賺錢,不會花那么多工夫和精力。”李玉說,“能花很少的時間和精力拍輕松的東西,為什么還要花很多年的時間去打磨一部作品呢,到最后兩者賺的錢也許差不多。”
正是這種“差不多”,打擊了很多創(chuàng)作者的積極性,讓王小平這樣的知名編劇,都忍不住發(fā)出了“惡性循環(huán)”的感慨。
這樣的狀況也引發(fā)了不少老一輩電影人的不滿。
1938年出生的丁蔭楠,是中國第四代電影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偉人傳記電影導演”之稱,代表作有《孫中山》《鄧小平》《啟功》,等等。
“電影也應該是電影藝術家對當前社會批判的表達!電影是最現代的,也應當是最高貴的,對她必須有敬畏心理,因為她是要面對億萬觀眾、永遠存在的社會符號,她會影響一代人。電影是有永恒審美價值的!”他說。
在丁老的心目中,電影是“表達人性最高貴品質的藝術品”,而電影好不好,關鍵看導演的思想與情趣,這便有了高尚與低俗之分。
2015年最大的票房黑馬,莫過于動畫電影《大圣歸來》。它的上映可以用低開高走形容,以最初的低排片率,一路逆襲,很快就憑借優(yōu)秀的口碑,將一大批影評人和觀眾打造成了“自來水”,自發(fā)自動地在社交平臺上為它造勢宣傳。
這部動畫片的票房達到9.5億元,躋身年度票房排行榜前10名,它已經成為中國動畫電影10年來少有的現象級作品。
《大圣歸來》許多細節(jié)足見用心。影片中的小和尚江流兒,初出場時頭上剃得光溜溜,到后來,就成了毛茸茸的“青皮”。還有水面的反光,樹林間光影的變換,一一都被表現出來,沒有為著擠壓成本而偷工減料。
“觀眾是能看出來創(chuàng)作者是不是用心的。”博納影業(yè)發(fā)行經理劉歌說。
相較于投資方和導演,劉歌更不敢恭維的,是國內演員的整體專業(yè)程度。
“中國電影直到現在,也沒有多少真正有票房保證的演員,沒有哪個明星真正讓觀眾覺得,片子里有這個人,這部電影就一定有質量保證。這樣的好演員在國內一只手就數得出來,在好萊塢就有一大群。”
他舉了《荒野獵人》的例子,“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這樣的國際一線巨星,在冰天雪地里工作了4個月,很多場戲,他都是在溫度很低的水里泡著,在荒郊野嶺中跌爬滾打。為了貼合角色,他甚至把自己的體型都改造了。
“國內的演員現在誰做得到呢,有這4個月,可以拍多少綜藝節(jié)目,可以拍多少賺快錢的片子?”劉歌反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