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單組織
8萬人活躍平臺會費近千萬
IS180共有37隊刷單群。主管們透露,每天大約有8萬人活躍在IS180頻道,刷手和商家各有4萬人。無論商家還是刷手進入頻道都要交108元至119元不等的會費,8萬人的會費就達近千萬元。
11隊主管程剛(化名)是平臺里的一級紅馬,他說,要想達到這一級別,至少得推薦30人。在程剛的QQ空間里,曬了不少會員刷單的工資單,“3個小時100多,邊玩游戲邊賺錢”。
程剛還時常用數據來鼓勵隊友刷單。他舉例:專業(yè)刷客一個小時可以刷4單,1單6元(保守平均值),一天正常工作8小時,一個月工作22天,月收入能達到4000多元,如果勤快一點,一個月會超過6000元。
也有一些刷單客反映,在平臺刷單賺不到多少錢,高收入不過是平臺拉人入會的說辭。
在IS語音平臺,還有其他不同的刷單頻道。肖彬(化名)是IS3613頻道的小組主管,他的“紅馬會員”是交了1000多元會費和押金得到的。
肖彬透露,主管們曬的工資圖都是做假表。而所謂普通會員、高級會員、至尊會員,也都是忽悠人交錢的手段。為的是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平臺。每個組每月要上交給頻道的管理費,也都源自會員繳納的會費和押金。
除了QT、IS、YY語音平臺,刷單客亦活躍在QQ群中,在QQ群查找中輸入“刷”字,只定位北京,就出現了近300個“淘寶互刷”、“天貓互刷”、“京東刷流量”QQ群。
肖彬每天都耗在平臺和QQ群中,和會員互動,拓展人脈。他自稱要建立優(yōu)質刷單QQ群,成立放單工作室,專做刷單生意。“等群做起來以后,我要收錢。一個群2000人,每人每月10元錢,我一個月收入就有兩萬元。”
2014年9月,一個名叫“葛嶺”的微信號曾引起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的注意。該微信號經常在朋友圈曬招募刷單手的公告,并聲稱單子多得做不過來,一月能掙300萬,電商交易額都靠他。
經過多方調查,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發(fā)現葛嶺在2014年4月注冊了一家商務公司,專門給商家刷單。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初,該公司共有897萬元流水進賬,有79個賣家給葛嶺轉賬,有32個賣家備注刷單相關信息。
雖然打掉了刷單團,但“葛嶺”并未因刷單遭到真正懲罰。
“等風頭過了,他完全可以再招一批人繼續(xù)開刷單公司。”對此,肖彬頗為得意地說,除了封號,罰商家點錢,電商對于依附于商家背后的刷單平臺沒有任何辦法。
刷單策略
從刷單向“刷回頭客”過渡
刷單平臺是否安全,也是商家陳青考慮的因素。做單時,除了查詢刷手在頻道錄入的資料,刷手還要提供IP地址截圖、淘寶賬號評價截圖、已購物品截圖等信息。因為這最終關系到會否被封號。
陳青經營著一家羊毛衫淘寶店,店鋪等級是兩鉆。天氣漸漸熱起來,陳青將夏季短款小披肩上架,到了5月14日,銷量才172件,陳青急了。他上了淘寶聚劃算活動,同時開始刷單。
“必須手機單,手機聚劃算頁面每個人拍5件,墊付340元,留真實地址,用戶等級一心以上傭金4元”,陳青在刷單平臺提出了詳盡的刷單要求。
效果立竿見影,10天過后,小披肩展示頁面顯示30天內已售出2818件,其中交易成功2597件,727條評價也是從5月17日以后開始累積的。淘寶搜索同類披肩,陳平的店鋪顯示在第4頁。
“店剛開張得刷,推爆款也得刷,不刷就活不下去。”天貓店主秦淼(化名)對此深有體會。
2015年底,秦淼購買了一款刷單軟件,進入系統(tǒng)后,他的IP自動與另外3000多個商家連接,選好所需要的地址后,他遠程到對方電腦,開始為自家店鋪刷單。貨比多家、停留幾分鐘、旺旺假聊,他比一般刷手做得更用心。
在秦淼看來,這只是比以往用虛擬IP地址刷單較為高明的嘗試,不能常用。淘寶信譽規(guī)則在悄悄地改變,如今在淘寶網上搜索商品,會出現“回頭客愛買店鋪”、“黃鉆愛買店鋪”字樣。
在與同行的交流中,他摸索出了新的方式——用老客戶刷單。秦淼做打底褲生意,平時搜集好老客戶QQ,有新款上架,邀請老客戶過來買,收貨評價后再把錢全額退還,“也就損失一兩條打底褲成本錢,這樣比較安全,也更有效果。”
秦淼口中的“效果”,在5月15日的一場淘搶購活動中得到了驗證。參與活動的九唐旗艦店售賣一款48元的雪菊。“拍10件480元,送雪菊兩罐裝共200克,收到貨后評15字以上帶圖好評全額返款”,距離活動結束時間還有16小時49分時,這款雪菊已被搶85%,銷售1863件。
發(fā)布者將參與購買好評返款者拉入一個微信群,群內有140余人,也就是說至少為店鋪增加了1400件銷量。5月19日,購物者陸續(xù)收到禮品,并在微信群里交流如何評價。截至5月19日,這款雪菊總銷量3835件,月銷量達到240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