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
國債完勝銀行理財產品
“現在銀行保本理財產品的年預期收益率才3%左右,還基本沒有一年期以上的產品,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國債怎么看都比買理財產品好。”一直熱衷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張大媽如此評價本期國債。
事實上,在六次降息之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的確節(jié)節(jié)降低。融360監(jiān)測的數據顯示,2016年3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9%,較2月份下跌0.19個百分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從2014年初開啟下降模式,接連跌破5%、4%臨界點,3月份也是近年來銀行理財收益率首次“破4”。據北青報記者調查,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4%的產品都要靠搶,收益率稍微高一些的產品都是秒殺的節(jié)奏。
銀率網分析師閆自杰指出, 2015年的春季,銀行理財的平均收益率依然保持在5%以上,高收益的標準是6%起步,短短一年,銀行理財市場的變化已經是“物是人非”,平均收益率面臨破4,預期收益率超 5%的產品已屈指可數,低收益成了2016年春季的真實寫照。銀行理財產品雖然收益慘淡,但寶寶類產品收益更是慘跌至3%以下,而相對高收益的P2P產品風險加劇,所以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又開始回歸銀行理財。
在降息通道下,選擇投資期限長的產品顯然能鎖定較高收益,但目前超過一年期的銀行理財產品實在太少。根據普益標準最新發(fā)布的銀行理財產品月度報告,3月份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共發(fā)行7205款。其中,1個月以下理財產品76款;1個月至3個月期理財產品3724款;3個月至6個月期理財產品2187款;6個月至1年期理財產品1090款;1年以上期理財產品只有128款,占比僅1.78%。
相比之下,無論是收益率還是投資期限,國債比銀行理財產品都更有優(yōu)勢。
文/本報記者 程婕
購買提醒
今年還有七次買國債機會
這次沒有搶到國債的市民也不用太灰心。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16年國債發(fā)行計劃表,今年3月至11月的每月10日都會有儲蓄國債發(fā)行,其中4次為憑證式國債,5次為電子式儲蓄國債。今年還有7次機會購買國債。
不過,憑證式國債只能在銀行柜臺購買,想買的投資者要盡早去銀行網點排隊,別忘了帶好身份證和銀行卡。而電子式儲蓄國債既可以去銀行柜臺購買,也可在網上銀行買;由于不是所有銀行的網上銀行都可以買國債,建議投資者最好在購買前確認一下,而且如果是第一次購買電子式儲蓄國債,則需要在購買前“開通國債托管賬戶”。
銀行工作人員提醒廣大中老年市民,電子式國債也通過網銀和手機銀行渠道銷售,中老年人不妨適當學習電子渠道的使用方法,在參與投資的同時也可減少身體上的辛苦。
業(yè)內人士指出,其實除了國債和銀行理財產品,市民還有很多投資產品可以選擇,比如保本基金、債券型基金,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金融平臺也有大量收益較高風險相對較低的靠譜產品。不過選擇這些投資渠道前,市民應提前學習相關金融知識,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再作決定。
文/本報記者 程婕
來源:中新網
原文標題:國債成理財寵兒400億瞬間售罄 堪比搶春運火車票
原文網址: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4-11/7829258.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