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鄉(xiāng)村老師本來收入就低,現在連基本的尊嚴和自由都沒有了”
□“有時候我們搞崗前培訓,有的年輕人培訓完一看,我們這兒交通不發(fā)達,條件那么艱苦,掉頭就走了”
□“一個教師的成長,除了他的學歷,更重要的是他的責任心、他的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下班回家吃個飯也被通報批評
“下班回家吃個飯,就被通報了,心里真的很委屈。”
3月21日,廣西百色市西林縣教育系統(tǒng)內部下發(fā)了一份《關于西林縣教育系統(tǒng)查處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暗訪督查情況的通報》,李紅(化名)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個人違紀現象的名單中,所犯問題是未辦理請假手續(xù)擅自離校返回縣城。
李紅是西林縣一所鄉(xiāng)鎮(zhèn)小學的教師。她還記得,3月3日,下午5點下班后,她就回縣城的家去吃飯了,沒想到晚上7點被到校督查的暗訪組認定為脫崗。
今年3月初,西林縣的每個教師都簽了一份師德師風承諾書。其中第一條要求教師“每周一至周五放學前必須留在學校”,這并不是指周一到周五的上班時間要留在學校,而是從周一上班至周五下班的全部時間都要留在學校。
“我家雖然在縣城,但距離學校才幾公里,何況學生也不上晚自習,為什么下班時間也不讓回家?”李紅感到不理解。
這條新規(guī)實行后,李紅的家庭生活就被打亂了,不但年邁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得不到她的照顧,而且連家務都做不了。
跟李紅一樣被通報批評的還有她的幾個同事,第一次挨這么重的罰,有的老師第二天上課都沒有心情。
教育局的新規(guī)實行后,以前在家住的老師,現在必須在學校住宿,李紅跟其他老師兩人一間宿舍,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
“我們鄉(xiāng)村老師本來收入就低,現在連基本的尊嚴和自由都沒有了。”在西林縣另一所村校教書的杜萍(化名)對教育局的這一舉措也有意見,“再這樣下去,沒準哪天我就想辭職不干了”。
不讓教師“走教”是為了轉變風氣
3月24日,帶著基層教師的疑問和不解,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來到西林縣教育局。教育局黨組書記、副局長黃有志給記者出示了西林縣教工委和教育局聯合下發(fā)的《加強在教育系統(tǒng)開展查處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的通知》。“我們確實出臺了這樣的規(guī)定不讓農村教師‘走教’,是為了把之前懶散的風氣整治好。”他說。
現在西林縣有一些教師雖然在農村工作,但家卻安在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外的縣城。黃有志說,此次通報提到的幾所鄉(xiāng)鎮(zhèn)學校離縣城有10多公里,學生早上7:30開始進教室,老師如果從縣城趕過去的話,起碼要提前1個半小時出發(fā),這樣來回奔波老師還有多少精力應付教學?
黃有志表示,這種情況下,有的老師平時對教學紀律敬畏心不強。比如,本來星期五他還有課,可為了提前回縣城的家就私下跟別的老師換課。還有的老師因為家離得遠,上課經常遲到早退,教學質量下滑,導致有的學生家長都跑到教育局來告狀了。
此外,工作日把教師留在學校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把更多時間花在教學研究、備課上。目前西林縣正在大力推廣“5+1”有效合作課堂教學實施方案,教育部門希望能借此提升教學質量。
當被問到出臺這樣的規(guī)定有何政策依據時,西林縣教育局紀檢監(jiān)察室主任拿來兩份上級部門下發(fā)的文件,一份是2015年9月16日下發(fā)的《百色市教育系統(tǒng)深入開展查處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專項工作方案》,另一份是2014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紀委、組織部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嚴明工作紀律堅決糾正基層領導干部“走讀”問題的通知》,其中均提到要查處整治干部“來去匆匆”的“走讀”問題。
“我們根據這個,對教師的‘走教’行為進行規(guī)范。”該主任表示,上級下發(fā)的文件雖然沒有明確提到走教,但兩種行為的性質是一樣的。
盡管規(guī)定出臺后,教師中間出現了一些抵觸情緒,但黃有志表示,學校的管理嚴了,老師更加盡職盡責。3月23日,他從縣紀委獲悉,這段時間,群眾對教育的評價提升了。
“但教師也是受《勞動法》保護的,8小時之外的時間強制他們留在學校,違反規(guī)定的還被通報處分,這會不會涉及行政違法?”
對于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黃有志表示,現在對未辦理請假手續(xù)擅自離校返回縣城的老師進行內部通報,并不是什么處分,主要目的是提醒他改正。
“我們不是要去整哪個老師,而是要引導他從內心認識到轉變作風的意義,單純我們強壓的話,他出工不出力,教學質量還是上不來。”黃有志說,一項改革政策剛剛推出時,會有這樣那樣不完善的地方,以后還會把這項規(guī)定更加細化,人性化,跟老師交流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