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的,“屢抓屢不絕”的,早已不是“新聞”。但長期存在的,并不代表是合理的。
市場?
有人說,號販子的存在,本質上是一種市場自發(fā)的調節(jié)行為:本來專家號就屬于稀缺資源,在現(xiàn)行的定價體制下又價格不貴,那么必然催生供不應求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不愿意花時間排號的人就可以買號,獲取了就診的機會;高昂的價格也分流了需求不那么剛性的患者。而且,通宵達旦排號的號販子,也付出了自己的勞動呢。
勤勞致富、愿打愿挨,敬畏市場規(guī)則,大概就差說這是第三產業(yè)拉動了GDP吧。
問題在于,事實真的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