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卻被導(dǎo)游“暗算”了一下?;厝サ穆飞希√镉梦⑿怕?lián)系導(dǎo)游,索要酒店地址。然而導(dǎo)游只給她發(fā)送了一個定位之后,長達1個小時都沒再回復(fù)過她。為了省錢小田沒有辦理漫游,不能打電話只能上網(wǎng),拖著箱子在外面足足等了1個小時。“我覺得導(dǎo)游故意的,因為他帶我們‘扎店’的時候我一分錢沒花。”
一家小店進5回 一趟賺回4000元
到了第4天,小田才真正開始“工作”。上午不到10點,小田拖著24寸的行李箱出現(xiàn)在了明洞商業(yè)街。走進第一家化妝品店,小田按照訂貨單找銷售拿貨,買完后并不著急離開,而是在店里看看其他產(chǎn)品,順手拍些照片,寫上幾句介紹,立刻發(fā)上朋友圈,等待回復(fù)。就這樣,一手攥著手機和充電寶,另一只手拖著行李箱,小田一家挨一家地探店。
在飾品店,她要戴著飾品拍佩戴圖、拍細節(jié)圖、拍小視頻;在鞋店,她要試穿,問價格,問折扣;在免稅店,她要試涂,試用,咨詢各種問題,再在朋友圈里回答各種疑問……總之微信里的各種要求她都會盡量滿足。
到了下午3點多,小田才感覺到肚子餓,此時的她已經(jīng)逛了5個多小時,而且滴水未進。拖著行李,小田在街上花30塊錢買了一個最便宜的煎餅,三下五除二塞進嘴巴里,繼續(xù)“戰(zhàn)斗”。此時她已經(jīng)將商業(yè)街走完了一遍,可微信里依然有人在咨詢,她不得不把這條街再重新走一遍。粗粗算了一下,有的店她最多進了5回。
這第二遍掃街比第一遍難多了,因為行李箱里已經(jīng)塞得很滿,手里還多了一個裝著5雙鞋的大袋子。“韓國的商店都特小,拖著這么大的行李根本進不去。”小田只能把行李放在門口,眼睛一邊朝外瞟著行李,一邊跟購物小姐交流。
晚上9點,回到酒店,小田已經(jīng)累傻了,胳膊和腿也感覺不是自己的了,可她沒法直接倒下睡覺,因為第二天就要起飛回國,她必須在當晚將行李收拾妥當。包裝占地兒,所以小田必須把所有商品的外包裝拆掉,并且拍照發(fā)送給貨主,并告知包裝已拆……整整3個小時,她將上百件貨品裝進了行李箱,而這只是其中一部分,她在免稅店代購的一大堆化妝品等著她明天去機場提貨。
小田給自己這趟韓國行算了一筆賬:團費1480元,吃飯打車地鐵花費200元左右,給自己買的小禮物花費200元左右,3萬元進貨,目前已經(jīng)收回了36000多元,減去不足2000元的旅行成本,賺回了40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