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證明劉鐵男收受邱建林1549萬余元的犯罪事實時,因為受賄過程復雜,資金流轉公司賬號較多、流轉次數(shù)密集,為了使法庭及旁聽人員對整個犯罪過程能有清晰的認識,公訴人對1549萬余元的收受過程制作了資金流轉示意圖,通過多媒體示證系統(tǒng)以動畫的形式向法庭展示并同步解說,形象地說明了行受賄過程,使整個犯罪活動清晰地展現(xiàn)在法庭上。
針對辯護人提出劉德成掛名領薪不構成犯罪的觀點,公訴人在法庭上引用了劉鐵男的一段供述:“劉德成回北京后,基本上沒上過班,在那兒白拿工資。有時候我給劉德成打電話,他不是在家就是在別的地方,都沒有上班?!睆膭㈣F男對劉德成領取薪酬接受的主觀故意,對劉德成是否實際到崗上班和實際工作情況的明知,證實劉鐵男對于劉德成“掛名”是知情的,充分辯駁了辯護人的觀點。
劉鐵男腐敗原因:監(jiān)督制約不到位導致濫用審批權
2014年12月10日,廊坊市中級法院對劉鐵男受賄案作出一審宣判,以受賄罪判處劉鐵男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最終認定劉鐵男3558.3592萬元的受賄數(shù)額與檢察機關的指控數(shù)額完全一致。旁聽案件庭審和宣判的群眾說,這充分說明了檢察機關反貪辦案質量較高,以及公訴人指控的有理、有據(jù)、有力。
究竟是什么讓劉鐵男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從一名高級干部蛻變?yōu)殡A下囚?檢察機關的公訴意見書認為,“拒腐防變思想堤壩的坍塌,是其違法犯罪的根源”。
劉鐵男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部級領導干部,有過輝煌的昨天。然而,隨著職務的變化,他卻放松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一步步蛻化變質。在黨和國家保持懲治腐敗犯罪的高壓態(tài)勢下,他仍然利用職權收受賄賂,進行權錢交易,步入犯罪泥潭而不能自拔。
正如劉鐵男自己所說:“我的權力是國家給的人民給的,作為國家公職人員應該心無旁騖。我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對財富貪欲沒有控制,最后一發(fā)不可控制,突破了道德法律底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