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制艦無動力不能自航
正在建設的致遠紀念艦目前尚無法看到主船體雛形,孫守林解釋,這是因為船體施工分段進行,各段完成后才會進行合龍。
據介紹,紀念艦的建造分為主船體部分、船體上艦部分和仿古裝修,丹船重工負責船體建造,機槍、魚雷、大炮等物件的仿古裝修由北京另一家公司全權負責。孫守林說,主船體為8個分段,現已有6個分段完工,剩下2個分段正在收尾,機艙、煤艙、蒸汽機、鍋爐間等均分布于主船體內;上艦部分則分為7個分段,其中包括艦長室、水兵生活區(qū)、機槍架等,均在建造之中。
“紀念艦將來主要是用于參觀,艦船能下水但不具備行駛動力?!睂O守林表示,原致遠艦動力為雙蒸汽機,由于復制艦是展品,將不配備動力,無法獨自航行,只能依靠外力拖拽。
難點在于古今技術差異
“由于要趕在9月17日竣工,我們一直是邊設計邊施工,120多年前的造船方式與現在的造船完全不同,復原艦船當年的外觀、材質都存在困難?!睂O守林指著造船平臺上的一段正在建造的主船體稱,致遠艦原艦使用鉚釘鉚接技術連接各塊船板,但現在造船使用焊接技術,“鐵板焊接之后會有焊縫,鉚釘結構的則不存在,我們就得想辦法”。
為了盡可能原樣重現艦船,孫守林的團隊在船體外側多加了一層鐵板遮住焊縫,同時打磨溜光,之后在相應位置鑲嵌假鉚釘,以達到復原的效果。
除了造船工藝上的不同,致遠艦的船型也與平日丹船重工建造的民用船只存在很大差異?!捌胀ù淮拖律矸蚀?,采用氣囊下水;致遠艦因需要增加航速,船型呈刀形,下身瘦小鋒利,采用滑道下水?!睂O守林說,為了使復制艦平穩(wěn)下水,施工方還專門制造鋼架,支撐在船體底部,預計復制艦完工下水后能達到1500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