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就是愛操心人家生孩子
由于團團、圓圓赴臺時正值最佳生育年齡,它們何時添丁成為人們共同關(guān)心的問題。在一般民眾看來,大熊貓能在臺灣快樂生活、開枝散葉,是大家樂見的喜事;在專業(yè)人士看來,圈養(yǎng)大熊貓在臺灣成功繁育后代,也是一種對專業(yè)的肯定,證明臺灣的保育技術(shù)達到世界級水平。
實際上,大陸贈送兩只大熊貓給臺灣,不但沒有讓臺灣繳納任何費用,還為臺灣提供大熊貓撫育、配種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無償服務。臺灣的專家團隊經(jīng)常到大陸學習交流保育經(jīng)驗。

大熊貓寶寶圓仔在保溫箱里打哈欠。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由于大熊貓懷孕表現(xiàn)不明顯,所以大多只能在產(chǎn)仔時才能確定。于是每到五六月,大家就開始詢問,圓圓生了嗎?好事多磨,2013年7月6日,好消息傳來,圓圓誕下了首胎雌性幼崽,后取名“圓仔”,首年就吸引逾400萬人次一睹其萌樣。

資料圖。中新社發(fā) 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曾親自赴臺探望“圓仔”。他說,從靈性、毛色和行為看來,成長得非常好,可稱為“壯妹”,比大陸同期出生的大貓熊發(fā)育都來得壯。
如今圓仔逐漸步入性成熟階段,人們又想著替它“相親”。據(jù)悉,從維持物種基因多樣性等綜合性角度考量,圓仔的“良配”很可能要從大陸挑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