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凝聚美好心愿
贈臺大熊貓亮相后,征名活動正式開始。按照慣例,大熊貓名稱將采取雙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均為兩個漢字。這對大熊貓將在大陸征集乳名、在臺灣征集大名。征名活動進行得十分熱烈,許多港澳臺及海外同胞也積極參與,通過短信、電話、電子郵件、來信等方式給大熊貓起名。

資料圖:大熊貓正在享用美食。陳小愿 攝
看過2006年央視春晚的你一定還有印象,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觀眾給大熊貓的乳名投票并公布最后結(jié)果。此前,征集到的7萬多個乳名中,“團團、圓圓”和“和和、美美”認同率最高,春晚觀眾在除夕之夜,懷著美好的愿景,用短信投票選出了寓意“呼喚兩岸統(tǒng)一,期盼親人團圓”的“團團、圓圓”。這里面是不是也有你的一票?
赴臺之前有曲折
自從大陸宣布向臺灣同胞贈送兩只大熊貓,并且將由臺灣民眾給它們起大名的消息傳回臺灣,位于臺北市東南木柵地區(qū)的臺北市立動物園就不斷地接到民眾打來電話、發(fā)來e-mail,都是詢問關(guān)于大熊貓的問題,動物園的發(fā)言人說,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資料圖: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中新社發(fā) 李志全 攝
臺北市立動物園在建中的“新光特展館”,成為大熊貓在臺北的新家。園方除了安排多位飼養(yǎng)員照顧大熊貓的日常生活,還組建了幾十人的專家隊伍,并與四川臥龍的專家顧問密切交流切磋。
當時執(zhí)政的民進黨當局出于對大陸的敵意,屢屢阻撓,大熊貓遲遲無法啟程赴臺。各界對這種強使科學保育讓位于意識形態(tài)的做法紛紛表示不滿,呼吁臺當局不要給大熊貓涂抹“政治油彩”。已經(jīng)投入大量資金的動物園則遭受了不小的損失,翹首盼望大熊貓的小朋友們更是不明白,可愛的大熊貓,為什么不能來臺灣呢?
這期間,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級地震,臥龍大熊貓居住的圈舍損毀嚴重,團團和圓圓從中逃離避險。經(jīng)過工作人員的努力,當天就找回了團團,圓圓也在17日被找回。也算是有驚無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