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經久保持網(wǎng)紅,他超過了臺灣政治人物網(wǎng)紅第一名柯文哲,當然有他獨特的人格特質:韓國瑜的EQ高、善于處理人際關系、語言平易近人,言簡意賅,幾句話就說在點子上、他沒有政治包袱,批評時政合情合理,多數(shù)民眾與他產生強烈的共鳴。當然最大的因素是蔡當局在過去兩年多的政績,引起莫大的民怨,韓國瑜為大眾說出了他們心地的話。
蘇貞昌宣稱要提高施政的能見度,大力做好宣傳,責成屬下各部會首長“接地氣”,親上第一線,向民眾直播自己的政績。據(jù)說這是蔡領導的指示:要把整個政權“網(wǎng)紅化”、 提升人氣,讓民眾喜歡蔡當局,就像他們捧韓國瑜一樣!但是做得到嗎?
老牌“電火球”禿子與那位“賣菜禿子”根本是兩回事;蘇貞昌的人格特質、為政風評、過往政績等等,皆有定論,利用現(xiàn)代科技增加曝光率,他就成為網(wǎng)紅明星了?
蘇貞昌成立“社群網(wǎng)站”小組,由年輕人出新招設計節(jié)目,包括以大字打在蘇貞昌臉上,寫著:“多一分關心,少一分傷痛,多一分幸福”,據(jù)說這是傳統(tǒng)公務員不敢做的事。網(wǎng)友的耐心有限,就把蘇貞昌的稿子濃縮成民眾理解的話,在一分鐘內講完,剪輯速度快,實時完成,讓網(wǎng)友一眼就看懂重點。還有抹乳液的蘇貞昌、設計劇情,蘇“院長”先說:現(xiàn)在要去見蔡英文;另一鏡頭蔡英文說:等一下要跟蘇貞昌開會。穿插二人各自的行程,然后他們在一起吃鹵肉飯,討論非洲豬瘟防治,營造出“蔡蘇合擊”的氛圍。
網(wǎng)友頭一次看這種“類虛構”的節(jié)目,會覺得新奇,但是蔡蘇二人能夠經常有這個時間,接受安排,拍一段刻意宣傳歌頌蔡政權的“短劇”嗎?蔡蘇二人領頭拍戲,部會首長跟進,今后臺灣的網(wǎng)上直播,將充滿了這種蔡當局主導的政治宣傳直播節(jié)目,考驗臺灣的網(wǎng)民的接受度。“行政院”發(fā)言人說:“這是增加一個管道,與人民直接溝通。”這不叫溝通,溝通是雙向的,這種直播是政治宣傳廣告。
有人指出:這種強制性的“網(wǎng)紅”戲碼,或可以樹立施政的親近性,但為了增加收視率,免不了嘩眾取寵,賣弄人氣,可能造成執(zhí)政的“膚淺化”及“娛樂化”。一個政權是否能受到民眾的歡迎,端看他們推動的政策。新“院長”上任后,蔡當局最受人詬病的“一例一休”、“非核家園”、“年金改革”、“東廠”事件、“拔管、彈管”、用人只看顏色不問能力等等,尚未見到改善,反而在那里玩起“直播短劇”來,臺灣的網(wǎng)民能夠接受嗎?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批評:“應該直播的不是部會首長在那里‘賣膏藥’,而是播放部會內真正攸關并決定人民權益的各種會議,像是‘內政部’的都委會、區(qū)委會、土地征收審議委員會等。”
然而那種冗長沉悶的會議沒有人看得下去,還是賣個“政治膏藥”,能吸引眾人的短暫注意力。(王正方 電影導演 資深政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