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在馬英九施政期間,部分社運力量與民進黨有些合作,但因“秋斗”標示出“左”這個區(qū)隔,且亦形塑出這個平臺“不歡迎藍綠”的氛圍,民進黨不曾以政黨身份參與。不過,今年不只國民黨首度與民間團體一起走上街頭,臺灣民眾黨也加入“秋斗”游行,雖然同樣不上臺發(fā)言、不舉黨旗或出現(xiàn)政黨代表性元素,不過國民黨出力甚深,不只要求黨團成員每個人都要動員百人上街,還請地方議會協(xié)力,馬英九都要上街頭響應。
在臺灣,有著11月舉行“秋斗”游行活動的先例,也有許多為特定議題而不定時號召舉辦的大型游行活動。“秋斗”起源于1988年臺灣“二法一案”大游行,即1988 年 11 月 12 日 針對“工會法”、“勞基法”修訂及苗栗客運事件,由臺灣島內勞工所組成的“二法一案”行動委員會,百余團體三千多人在臺北舉行大游行。而“秋斗”之名則是1993年“工人立法”大游行時,來自文宣上的“秋斗”二字,當時為了籌辦活動而成立了“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工委會)”,自此“秋斗”成為由“工委會”所主辦的定期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