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縣市長及“直轄市長”(合并選舉),國民黨6席,民進黨13席,2016年“大選”,國民黨(朱立倫)敗,民進黨(蔡英文)勝。2018年縣市長及“直轄市長”,國民黨15席,民進黨6席。
對于“期中考魔咒”背后的原因,黃子哲說縣市長選舉雖是地方層級,但因介于二次“大選”之間,容易形成“中央執(zhí)政”成績不佳時,選民提前反應不滿的出口。反之,擴張地方縣市“執(zhí)政”版圖的政黨,也有助于強化政治動員能力以及增加選舉資源,進而達到“地方包圍‘中央’”的效果,而在下次“大選”中獲勝。
黃子哲認為,蔡英文這次敗選立即辭去民進黨主席,也說會虛心接受人民更高要求。但她所謂近三年臺灣正走在“正確的方向”上,似乎無意要更改其政策方針,便顯得矛盾與驚悚。無論是年金改革、前瞻計劃、能源政策、兩岸關系等,這些無論是方向目的或過程手段中都存在許多爭議與算計,更是人民討厭民進黨的主因。而拼經(jīng)濟、發(fā)大財才是這次選舉結果,人民傳達給臺當局最重要的訊息,小英對此卻毫無響應。
黃子哲提醒,1997年后,幾乎沒有政黨可以解開“期中考魔咒”,若還缺乏真心反省,放棄治療,2020年的“大選”,只能讓民意繼續(xù)反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