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5月3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在5·20就職周年前夕,蔡英文2日晚接受臺媒專訪,拋出所謂“三新”兩岸關系互動新主張。蔡英文此番新論述,各方都不買賬。臺灣地區(qū)前副領導人吳敦義直言,“蔡英文用華麗、很多人都不懂的詞藻,試圖解決沒智慧、沒能力面對的問題”。更有評論指出,雖然蔡英文“新”字滿篇,不過是一貫的“新瓶裝舊酒”,不提“九二共識”,只要求大陸單方面釋出善意。
導報記者就此采訪幾位臺灣專家學者,他們的解讀也毫無二致——新詞不新,蔡英文這是在逃避責任!
為何拋出“三個新主張”?試圖轉移內外壓力
在接受臺灣《聯合報》專訪時,蔡英文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兩岸“三新”主張,所謂“新問卷”意即兩岸需以善意共同解答問卷;“新情勢”意即大陸應思考,如何采取善意方式面對兩岸難題;“新模式”則是兩岸互動要維持一定善意與彈性,并發(fā)展出結構性的合作關系。
蔡英文為何在5·20就職周年前夕拋出這樣的新論調?是否真能憑此新主張求得她所謂的“兩岸雙贏”?高雄市兩岸關系研究學會理事長蔡金樹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蔡英文之前以為她可以在未明顯踩兩岸紅線,也就是說不挑釁、不破壞但也不承認“九二共識”這樣“問卷答一半”的投機作為下繼續(xù)她的“臺獨”行徑。但是,這一年來,她感受到臺灣“國際地位”被邊緣化的威脅,因而企圖尋求轉圜、化解民怨,正所謂“挾外威以制內”,也就是希望能在國際上尤其是受到美國重視參與“國際活動”,以此來緩和目前施政困境及兩岸無路的輿情撻伐,因此拋出所謂的“三個新主張”。
蔡金樹進一步分析指出,蔡英文此舉不外是為了想以哀兵姿態(tài)取得參與WHA(世界衛(wèi)生大會)的機會,借以告慰舒緩島內輿情并取得“國際同情”,但其最終目的仍舊是希望能繼續(xù)其“臺獨”行徑,不被外在情勢干擾、伺機成熟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