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2020年的“立委”選情上,原本已形勢不利的親民黨還受到來自柯文哲領導的臺灣民眾黨的不斷挖角,也激起了親民黨的危機感。目前臺灣民眾黨已超過親民黨和“時代力量”,一躍成為臺灣第三大黨,并誓言要在2020年選舉中取得10席以上的“立委”席次。而臺灣的“立委”選舉具有很明顯的所謂“母雞帶小雞”的特點,即政黨候選人對選情具有很大的帶動作用,這也使得宋楚瑜為避免親民黨更加泡沫化,在臺灣政壇上能夠繼續(xù)生存下去,不得不再次奮力一搏。
宋在前兩次的選舉中也捕捉到臺灣人民厭惡藍綠長期惡斗的心理,在選舉中喊出“超越藍綠、民生第一”“惡斗放兩邊,民生放中間”的口號,希望能夠吸引淺藍和淺綠尤其是偏藍的中間選民的選票。此次參選,宋選擇被稱為臺灣“廣告教母”的余湘為其副手作為搭檔,在媒體運作上預料也將會有較為突出的表現(xiàn),但最大的問題在于其候選人本身對選民已經(jīng)失去吸引力。
在目前藍綠對決為總體大勢的格局下,盡管宋楚瑜幾無可能勝選,但對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依然帶來一些影響和變數(shù)。目前中間選民已成為左右2020選舉的關鍵群體,這一群體大約占選民總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且大多不表態(tài)或在繼續(xù)觀望,這些群體也是各陣營目前都在爭取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