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的大陸行還在進行之中,國民黨主動征召其參加黨內初選的消息已接連傳出。不出意外的話,韓國瑜代表國民黨出戰(zhàn)2020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不論韓國瑜最終是否代表國民黨出戰(zhàn),尚未在民進黨內出線的賴清德已經將其視為當然的對手,而賴清德的起手式,也非同一般。
筆者將賴清德的起手式概括為八個字:自我消“獨”,避虛就實。
“務實的‘臺獨’工作者”,這是賴清德給自己貼的標簽。
他之所以自封這個稱號,客觀原因是被蔡英文帶偏了,主觀原因則是無野心者無所畏懼。他當初還沒有、或者說還沒有下定搶奪大位的決心,所以面對大陸時可以呈口舌之快,可以說得比蔡英文更“勇敢”。他還沒有意識到,因為有美國主子的存在,對大陸的好勇斗狠,要有一個度。
日前蔡英文領表參加民進黨黨內初選時,表示做臺灣領導人要有三個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要有國際視野和處理國際問題的能力。敏感的臺灣媒體馬上就聽出了蔡英文的弦外之音,是在暗諷賴清德沒有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臺灣媒體并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是只說其一、不說其二,是不好意思說其二啊。
臺灣政治人物,哪里需要什么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區(qū)區(qū)十幾個又小又弱的所謂“邦交國”,用的著什么能力嗎?
臺灣政治人物在這方面唯一的要求,是對美國察言觀色的能力。
而在“臺獨”這個敏感話題上,只做不說、多做少說,是美國對臺灣政治人物的一個起碼的要求。因為美國在表面上,還是認同一個中國原則的。對于公然推動法理“臺獨”的行為,美國人是不能允許的。所以,當喜樂島推動“臺獨”公投到達一定的程度,蔡英文當局不聞不問,美國人只好親自出面踩剎車了。
賴清德公然宣稱自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他因此惹惱了大陸,更重要的,是他犯了美國主子的忌諱。
等到賴清德宣布參加民進黨黨內初選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更加突出了。況且,如果賴清德贏得黨內初選,他必須到美國走一趟,接受面試。
既然如此,還不如提前改寫答案,提前讓美國主子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