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韓國瑜要來大陸了。
本月4日,韓國瑜首次召開“兩岸工作小組”會議,宣布本月22日至28日訪問香港、澳門、深圳與廈門四地。這位明星市長將此行定為城際交流,爭取更多的“貨出去、人進來”。
其實,自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后,已有多位藍營縣市長踏上對岸土地。第一位是澎湖縣長賴鋒偉,上任第二天就去了北京。今年1月13日,還沒正式上任的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訪問上海。臺中市長盧秀燕今年1月28日訪問香港,見證了臺中市農(nóng)會與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簽署合作意向書。但他們都沒有韓國瑜這次訪問那么受兩岸關(guān)注。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韓國瑜的高人氣以及處在地區(qū)領(lǐng)導人選舉前的敏感期。人氣高不用多言,從去年刮起的“韓旋風”至今也不見明顯衰減,因此很多人希望韓國瑜出來代表中國國民黨競選。黨內(nèi)一部分人堅持的“二階段”提名模式也是為他量身定做——假如第一階段提名候選人民調(diào)不高,那么黨中央可以在第二階段征召其他人參選。
也正如此,綠營很不樂見韓國瑜因為登“陸”而繼續(xù)占據(jù)媒體頭條位置,或者幫助提升整個國民黨選情。之前,當局陸委會主委陳明通1月23日南下高雄,以與韓國瑜“尋求戰(zhàn)略對話”為名,希望與他“協(xié)同作戰(zhàn)”。面對島內(nèi)縣市長紛紛西進,當局又“提醒”他們,處理兩岸關(guān)系權(quán)在“中央”,要縣市長們行事講話注意“分寸”。行政機構(gòu)負責人蘇貞昌更是先禮后兵,向韓國瑜喊話,不要被大陸給“框住”。
即便是韓國瑜這次召開“兩岸工作小組”會議,綠營也有自己的招數(shù)。“時代力量”籍市議員稱為了避免“黑箱操作”,要求直播“兩岸工作小組”會議。民進黨籍市議員陳致中則提醒高雄市政府,與大陸方面簽署協(xié)議必須得到陸委會授權(quán)。這個陳致中是陳水扁的兒子,在上世紀90年代,同為民意代表的韓國瑜曾打過他父親一巴掌。
很顯然,韓國瑜感受到多方壓力。盡管他依然堅持認為政治事務不應該影響其他方面交流,但他也在“兩岸工作小組”會議上表示,會謹守權(quán)責分際,涉及當局去權(quán)責的,高雄市不會去碰,此行是城市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請陸委會放心。”對于來到大陸可能出現(xiàn)的官方交流,他表示會有一定的接待,但希望經(jīng)濟性越強越好、政治性越低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