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只有徹底解放思想,從某些固有思維定式中解脫出來,才能自我解放,才能與時代同行。要克服狹隘心態(tài),放眼看大陸、望世界,觀大勢、察全局,坐井觀天、“小確幸”沒有明天;要摒棄“仇中”思維,體認兩岸血肉相連、命運與共的同胞關系實質,切實滿足臺灣民眾希望過上最美好生活的愿望;要擺脫“恐共”情緒,不要讓“民主政治”迷亂臺灣同胞觀察、感觸祖國大陸社會治理體制的視野。大陸的高速發(fā)展已充分證明,根植于5000年中華文明的“中國道路”是正確的、成功的。
臺灣要拋離挾洋自重的幻想,依靠美國等外部勢力不可能自外于中華民族。美國無論是推動對臺軍售、出臺涉臺法案,還是鼓動臺灣對抗大陸,都是為了掏空臺灣資源、耗盡臺灣能量、榨干臺灣最后一滴血,試圖在兩岸之間制造深仇大恨、待兩岸統(tǒng)一時交給大陸一個空殼的臺灣。臺灣猶如被綁架的孩子,綁匪的目的不是領養(yǎng),而是敲詐孩子的母親。
歸根結底,臺灣要徹底拋棄對“臺獨”的一切迷思。“臺獨”是一條死胡同,不要留給后人跟著受罪。唯有兩岸勠力同心,在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中共同奮斗,臺灣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希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從政黨爭斗轉向以民眾福祉為己任、從固守臺灣轉向擁抱祖國大陸,才能使臺灣擺脫困境、迎來光明前途。民心是執(zhí)政者的最大依靠,而當前臺灣社會最有活力的地方,恰恰是民進黨被選民拋棄的地方;最有前景的縣市,恰恰是“討厭民進黨”執(zhí)政的縣市,難道不說明問題嗎?假如臺灣的政黨是能夠跳脫固有的思想窠臼,在面對現實和把握大勢的基礎上不斷調整政策,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就會有前途,臺灣的發(fā)展也會大有前途。
兩岸的事是家里事,統(tǒng)一的事是中華民族的事,家里事就應該由家里人商量著辦,由全體中華兒女出謀獻策,不應由外人指點干涉。再過幾天,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家人團聚時不妨聊一聊這些話題:在當前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重大關頭,臺灣究竟應該往哪里走,應該選擇一條什么樣的發(fā)展道路,我們能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和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tǒng)一實踐做些什么;怎樣才能建設好我們共同的家園?自家的事,外人是靠不住的,只能自己辦,這樣心里才踏實些。(作者是軍事科學院副政委兼紀委書記、海研中心學術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