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一面為“臺獨”清楚劃下紅線,另一方面從未關(guān)上兩岸交流大門,這就是大陸向蔡當局發(fā)出的政治訊號。這些顯然容不得蔡當局采取模糊態(tài)度消極應對,至于針鋒相對的舉辦軍演,制作宣傳影片,這類做法無助于兩岸緊張局勢的緩和,更對增加兩岸之間的互信與善意沒有任何實質(zhì)幫助。
具體而言,蔡英文必須約束賴清德對兩岸關(guān)系的態(tài)度展現(xiàn),不能任由其帶來的兩岸風險走向失控地步。一直以來,許多政治人物都喜歡透過制造兩岸緊張獲取政治利益,激化社會對立往往可以幫助政治人物動員選民投票。但如今的局勢與以往大為不同,隨著大陸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兩岸實力差距愈發(fā)擴大,臺灣挑釁的本錢非常有限,大陸騷擾、施壓臺灣的籌碼卻非常多,絕對要主動避免讓局勢演變成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更重要的是,中美兩國戰(zhàn)略對峙局勢也在不斷惡化,兩國貿(mào)易戰(zhàn)一觸即發(fā),美國為了制衡大陸,很可能會打臺灣牌,這或許會在短期提升臺灣的重要性,卻可能刺激大陸采取更激烈的反制措施。從長期來看,臺灣必將陷入被動,在這種情況下,臺灣的危機處理應該成為蔡當局的第一要務,而政治人物的挑釁更是必須避免。
在此基礎上,蔡當局必須正面看待兩岸交流的大趨勢。如果抑制“臺獨”有助減緩兩岸緊張,那么推動兩岸交流,或者至少為兩岸交流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則有助于營造兩岸關(guān)系和緩的總體氛圍。大陸密集推出改善臺灣民眾待遇和加強兩岸交流的政策措施,蔡當局應視為改善關(guān)系的機遇,而不是膝蓋反應式的加以阻撓。
蔡當局切勿持僥幸心理,只想蒙混過關(guān),而必須站在戰(zhàn)略高度,正面應對大陸的軟硬兩手。最重要的是,蔡當局必須采取行動改變當前已經(jīng)愈發(fā)被動的局面,有所作為,推動和解,才是走出兩岸緊張對立的根本之道。來源:旺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