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qū)新領導人“未完成答卷” 蔡英文演講沒說“一個中國”
臺灣地區(qū)昨日正式迎來首位女性領導人。當天中午,新領導人蔡英文發(fā)表就職演說,在最受關注的兩岸關系部分,她沒有明確提及“九二共識”,但表示尊重1992年會談“這個歷史事實”。這場演說被認為“四平八穩(wěn)”,符合蔡英文的一貫風格,對于“九二共識”的態(tài)度也沒有出乎外界預料。島內對此有褒有貶,綠營認為她向大陸遞出了橄欖枝,藍營則“深表遺憾”。最重量級的反應來自對岸。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負責人表示,臺灣地區(qū)新領導人在兩岸同胞最關切的問題上采取模糊態(tài)度,“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不少分析認為,蔡英文風光上任,但隱憂重重,臺灣內耗已成惡性循環(huán),擺脫與民心最相關的經濟困境終需大陸援手。有專家直言蔡英文的“蜜月期”不會太長,而大陸則會繼續(xù)“聽其言,觀其行”。
模糊態(tài)度
20日下午,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就當前兩岸關系發(fā)表談話稱,當前,臺海局勢趨于復雜嚴峻。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關鍵在于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表明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系。“九二共識”經過兩岸雙方明確授權認可,得到兩岸領導人共同確認。
負責人在談話中表示,注意到臺灣當局新領導人在講話中,提到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和達成了若干共同認知,表示要依據現行規(guī)定和有關條例處理兩岸關系事務,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持續(xù)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但是,在兩岸同胞最關切的兩岸關系性質這一根本問題上采取模糊態(tài)度,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的具體辦法。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臺灣《聯(lián)合報》稱,“國臺辦回應蔡英文,九二共識提了7次。”
20日上午,蔡英文宣誓就職。她在就職演說中提及經濟結構轉型、強化社會安全網等多項議題。島內媒體稱,雖有智囊參與研擬該演說,但整篇演講有相當篇幅是蔡英文親自構思及撰寫;對于國際關切的兩岸論述,一直保密到家。
這份演說文稿約5940字,大部分聚焦島內問題。臺灣今日新聞網稱,闡述兩岸關系的部分,蔡英文用了323個字、不到5分鐘時間。蔡英文稱,“兩岸之間的對話與溝通,我們也將努力維持現有的機制。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xié)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尊重這個歷史事實。92年之后,20多年來雙方交流、協(xié)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與成果,兩岸都應該共同珍惜與維護,并在這個既有的事實與政治基礎上,持續(xù)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系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
在蔡英文發(fā)表就職演說后,美聯(lián)社發(fā)文提醒說,蔡英文沒有提“一個中國”,恐激怒大陸。文章稱,蔡英文未明確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北京方面認為這是雙方整體關系的關鍵。
對于這場演說,島內多認為“四平八穩(wěn)”“十足蔡氏風格”,也有不少人稱其“空話大全”。臺灣“三立新聞網”稱,演說內容沒有讓人亢奮的亮點,兩岸關系一如外界預測,恐怕會是敗筆。未來可能就要看蔡英文是否可以信守不挑釁、沒意外原則,不再重蹈陳水扁時期的反復、冒進。
20日下午,國民黨發(fā)表新聞稿稱,蔡英文不肯承認“九二共識”,國民黨表示遺憾。親民黨稱,蔡英文的發(fā)言站緊“中華民國憲法”立場,說明對過去兩岸協(xié)議的尊重,形同沒有用“九二共識”四個字承認了“九二共識”;“但困難的是執(zhí)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