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將投票結果泄漏給媒體,就有其必要了。全臺灣都知道了誰第一誰第三,你馬英九要違背“中研院評議會”的投票結果嗎?壓力都集中在馬英九身上?,F(xiàn)在卻聽到李遠哲博士在那里罵評議委員泄漏機密,都應該去跳海!然而修改選舉辦法的人是誰,原本秘密投票,投票結果與會者都不應知道的慣例,又是誰將它更改的?知道結果的人愈多,泄漏機密的機率就愈大,現(xiàn)在李博士回頭來譴責所有的評議員都去跳海,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所以坊間有人在批評李遠哲“偽善”,明明是自己一手導演的這出“中研院院長”提名丑劇,卻大聲罵人,扮演維護正義的英雄角色,實在叫人看不下去!李前“院長”、翁啟惠都是臺灣社會的過氣人物了,他們早在學術界不能再做出什么科研上的成績,一二十年下來,只見到他們占住崇高的學術研究機構首長的位置,以自己的政治傾向,干擾臺灣的學術研究工作,或更進一步的結黨營私,利用權位開發(fā)藥品,涉嫌股票內(nèi)線交易……,屢屢玷污了“中研院”的清譽,成何體統(tǒng)?
郭位宣布退出遴選,要求不呈報他為遴選委員會的推薦人選之一。他在聲明中說,近來有關“中研院院長”遴選的惑眾謠言,無中生有者多。在遴選過程中,惡意抹黑,政治陰謀不斷。在臺灣,教研機構重“選舉”輕“遴選”,把權術運作為職志,無論專業(yè)道德,只問派系立場,凡此困擾社會,助長分化,有違臺灣福祉,絕非他所期冀。
郭校長出版新書《高等教育怎么辦》?書中點出臺灣政治干擾學術的劣習,應提升高教科研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期望社會及政治的圈內(nèi)及圈外人士就事論事,學習尊重學術自主,遵行民主社會公義的基本原則。
綠色政權自然不喜歡這種論點,更不能容忍郭位當“中研院院長”。(言浩 曾任聯(lián)合晚報主筆 中國時報專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