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說,難道他們不預期,或不希望蔡英文準“總統(tǒng)”的520就職演講會與大陸取得某種程度的共識,或許他們想讓臺灣重新回到兩岸對抗路線,才刻意把可以理性應對的事件,炒作成“北京粗暴、不顧臺灣主權”,既然北京如此粗暴,蔡英文當然不應該與北京和解。同時還可以“摸蛤兼洗褲”,制造馬英九當局兩岸政策根本破功,責不在民進黨的假象。
社論說,這些人是搞不清楚狀況,或企圖給蔡英文穿小鞋,誘導本案愈鬧愈大,最后逼迫臺灣重新回到陳水扁路線呢?此類言論若不加以克制,恐怕只會讓民共雙方本來就基本不存在的互信更加雪上加霜。
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要求陸委會主委夏立言采取對大陸的制裁措施,夏立言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反問,暗示制裁必將引來反制裁,臺灣將難以承受的事實,夏立言的反問當場令陳其邁語塞。這就是典型的例子。炒作的激情過后最終還是要回歸理性,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與程度的多寡之別,但是,兩岸如不能自我克制,放任強硬立場彼此刺激,兩岸就將陷入相互攻訐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短期內也找不到跳脫的契機,這實非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之福。
社論說,如果綠營確實有意給蔡英文穿小鞋,逼迫她重新回到陳水扁路線,更是其心可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