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秋興
3、廈門高雄辦“雙城論壇”?
都是海港城市,可共通互補有合作潛力
記者:兩岸城市之間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才能建立起這種交流合作機制呢?
盛九元:首先當然需要政治互信基礎;其次是兩個城市的首長和執(zhí)政團隊要有交流合作的意愿;第三,彼此間要有一定經濟基礎及合作的現實需求。此外,雙方有相似的歷史淵源與文化發(fā)展脈絡也很重要。比如臺北就有很強的上海元素,臺北人到上?;蛏虾H说脚_北都感覺特別親切,而彼此也是兩岸各自經濟最為發(fā)達的城市,這些都是促成雙方合作的基礎。
龐建國:我覺得兩個城市的產業(yè)共通與互補性很重要,這樣才能激起合作需求與意愿。若完全是互相競爭,要合作起來就很困難。
記者: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也提出希望與大陸交流合作,以兌現“貨出得去,人進得來”競選政見?,F在不少人建議,高雄與廈門也可以舉辦“雙城論壇”。您覺得可行嗎?
盛九元:高雄與廈門交流合作有很多想象空間,畢竟雙方確實有很多共通點,比如雙方都是海港城市,有相似的海洋文化,還有都說閩南話等等。
龐建國:高雄與臺北的產業(yè)互補性是比較強的,城市發(fā)展方面也有共通之處。比如,彼此都是海港城市,如果舉辦“雙城論壇”,在物流業(yè)、在“一帶一路”串連方面應該可以找到很多項目對接。
楊秋興:韓國瑜表達了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加強兩岸交流的意愿,所以,政治互信方面沒有問題。高雄與廈門舉辦“雙城論壇”,這是個很棒的建議與想法。因為兩個城市都是海港城市,很多地方可以互相學習借鑒,加上歷史淵源又很深,絕大多數臺灣人的祖先都是從泉州、漳州、廈門到臺灣的,這一點為廈門、高雄合作提供了人文和歷史基礎。再加上臺商在廈門投資的也很多,兩市的市民旅游互動熱絡,這都為彼此合作提供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