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心思變!臺灣對大陸最有“偏見”的群體都開始轉變態(tài)度了——
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3月14日報道稱,十年前臺灣《遠見》雜志曾經(jīng)調查過,詢問民眾“大陸政府對臺灣人民的友善程度如何”這個問題,十年后《遠見》就同一問題展開調查,發(fā)現(xiàn)與十年前比較,變化最大的是18歲至29歲的年輕人。十年前,遠見研究調查顯示,這個族群認為大陸對臺不友善的比例高達50.8%,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但十年后的今天下降至39.8%,成為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友善占比也從35.5%增加至40.8%,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族群。這顯示年輕世代對大陸看法已大不同。

▲來源:臺灣《遠見》雜志
《遠見》的這份調查還顯示,有61.6%的年輕人愿意來到大陸發(fā)展。媒體分析稱,這得力于大陸祭出的31項惠臺政策。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此前對大陸最有“偏見”的群體改變了對大陸的印象?
臺灣年輕人看不到未來
臺灣問題時評人趙靜在接受參考消息網(wǎng)采訪時認為,這是一種民意變化:一方面臺灣民眾是對臺當局兩岸政策的不滿,也對他們無力提升經(jīng)濟的不滿;另一方面大陸“說話算數(shù)”,“兩岸一家親”的概念和立場不是虛的,是實實在在地落實在了政策措施上。臺灣民眾認識到大陸真實面貌的人也越來越多,原來民進黨編織的謊話也越來越起不到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年輕人群體,對于未來發(fā)展的渴望,讓他們更能夠準確、迫切地認清現(xiàn)實。

▲自從2015年9月大陸全面實行電子臺胞證后,臺灣居民來往大陸更加便利。
北京聯(lián)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對此也表示,一系列臺灣民調說明“31條”是有針對性的,不僅“切中要害”,還產(chǎn)生了較大反響。超過六成的年輕人,愿意來大陸發(fā)展就證明了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