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微博)10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蔣全德 文/圖)出去旅游,偶然吃到一道口味獨特的野菜,一般人很快就忘記了,但喜歡美食的鐘懿麟很鐘情,他覺得這道野菜能做點文章,于是辭掉了月薪過萬元的處級干部職務,專門在家研究這道菜,并最終把“野菜”變成了“家菜”。
鐘懿麟是廈門人,今年41歲,1995年廈大外文系畢業(yè)后,他投身旅游行業(yè),通過努力做到了一家大型國有旅行社的總經(jīng)理。2008年,他被任命為同安一家旅游投資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享受處級待遇,“因為工作關(guān)系,我有一些出去旅游和工作交流的機會”。正是兩年前的一次旅游,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2010年7月,鐘懿麟去江西一個景區(qū)旅游,中午在一家農(nóng)家樂吃飯時,一道口味獨特的菜讓他回味無窮,“像豆芽一樣的,但又比豆芽粗,配上火腿腸非常好吃”。鐘懿麟問老板,那個像豆芽的是什么東西?老板告訴他,那是花生芽,就是種花生遺落的種子,大約7天后長出來的芽,是野菜,“它比豆芽難弄,生長期長,沒有人工專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