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娃妙佳和她的“兵爸爸”們
■王浩宇 鄭強龍

父與女。
中秋節(jié)前夕,軍娃張妙佳度過了自己的9歲生日。放學后,小妙佳一進家門就坐在電腦屏幕前,開心地和“兵爸爸”們視頻通話。
自從張妙佳和新疆軍區(qū)某團10位“兵爸爸”的故事在電視上播出,每隔一段時間與“兵爸爸”們視頻通話,成了這個9歲小女孩的生活習慣。
像往常一樣,小妙佳給“兵爸爸”們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情況——看到作業(yè)本上的一個個“小紅花”,“兵爸爸”們豎起大拇指;小妙佳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惑,“兵爸爸”們傾盡所能幫她分析解答。

中秋節(jié)前夕,小妙佳的10個“兵爸爸”分別給她寫了一封信。
不同于以往,如今張妙佳的爸爸張敬剛經(jīng)常陪伴在女兒身邊,一起與昔日戰(zhàn)友視頻通話。去年底,這位四級軍士長脫下軍裝,告別了他堅守16年的天路。
回到山東老家,老兵無比思念天路和昔日戰(zhàn)友。隔三差五,張敬剛就想和戰(zhàn)友說說話。在張敬剛看來,和女兒的這些“兵爸爸”們聊起青春歲月是件無比幸福的事。
老兵思念戰(zhàn)友、軍娃思念“兵爸爸”。中秋節(jié)即將來臨,這對父女的心早已飛上了喀喇昆侖,飛向那一條朝思暮想的天路。
希冀團圓,更期待著團圓。堅守天路,戰(zhàn)友就是家人,新藏線雖然遙遠,卻是一條溫暖之路、連心之路。
——編 者
一年前的中秋,小妙佳的父親、四級軍士長張敬剛還在天路奔波。
再過不久,這位新疆軍區(qū)某團兵齡最長的汽車兵,就要脫下軍裝。這趟任務,是張敬剛天路征程的“最后一站”,也是他必須站好的“最后一班崗”。
一年后的中秋,張敬剛已經(jīng)退伍回到山東老家。

9月8日,張敬剛一家三口與昔日戰(zhàn)友視頻通話。
陪伴女兒的日子溫馨而平淡。大半年來,帶著女兒與昔日戰(zhàn)友視頻通話成為這位老兵最開心的時刻。
每周通話一次,時間定在周三放學后——這是張妙佳和“兵爸爸”們的一個約定。
只要沒有任務在身,副連長陳鵬都會召集戰(zhàn)友一起給“張班長父女倆打電話”。

“兵爸爸”們在營區(qū)給小妙佳打視頻電話。
9月8日,是小妙佳和“兵爸爸”約定視頻通話的日子。從學校接回女兒,張敬剛撥通了陳鵬的電話。
聊了不一會兒,趁著爸爸出門去買菜的時機,小妙佳把右手食指放到唇邊,輕聲說:“叔叔,告訴你個秘密,爸爸昨天看解放軍叔叔離隊的視頻,都看哭了。”
“你的爸爸啊,一定是想念天路了。”陳鵬憨笑著說。

陳鵬(左)與小妙佳通話時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