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和平出征
■韓 煒
蔚藍色的海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光榮和夢想。
3000多年前,中國人開辟的多條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人類煌煌歷史中最古老的海上航線。600多年前,鄭和的船隊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歷經(jīng)亞非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大陸的東海岸,完成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壯舉。2008年12月26日,中國首批護航編隊向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挺進,在昔日鄭和艦隊所及之地,拉開了中國海軍遠洋護航的序幕。
蔚藍色的海洋,留下過同胞手足的無奈與不甘。
在中國積貧積弱的年代,遠赴海外的華人華僑遭受戰(zhàn)爭和面對危機時,或擠上他國的艦船、飛機逃難,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國家的僑民撤離,自己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時間的坐標劃過數(shù)十載,2011年,徐州艦開赴利比亞附近海域執(zhí)行撤僑任務。這是中國海軍首次派出作戰(zhàn)艦艇支持和保護海外人員撤離,一時國人感嘆:“中國護照的含金量不僅僅在于它能幫你免簽去多少個國家和地區(qū),更在于危急時刻來臨時,祖國能帶你回家!”
蔚藍色的海洋,見證了和平衛(wèi)士的汗水和熱血。
在中東黎以沖突地帶,靜靜佇立著一座墓碑,上面刻著一位中國軍人的名字:杜照宇。危險艱苦的維和前線,他與爆炸相伴、與襲擊相鄰,在槍聲中入睡、在炮聲中驚醒,用青春和生命譜寫了屬于中國軍人的風采。“受累不怕累,吃苦不言苦,遇險不懼險”,中國藍盔不因艱難困苦而卻步,不因死亡威脅而動搖,為深陷戰(zhàn)亂的人們撐起一片和平的綠蔭。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曾發(fā)表報告,稱贊中國維和部隊是“聯(lián)合國任務部隊中水平最專業(yè)、效率最高、訓練最有素和最守紀律的隊伍”。
世界并不太平,和平需要守護。正如習主席所說,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必須精心維護。當前,面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多邊主義、經(jīng)濟全球化遭遇挑戰(zhàn),中國鮮明表達了自己的態(tài)度與立場,那就是中國將始終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旗幟,中國軍隊將一如既往開展國際軍事交流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安全挑戰(zhàn),積極履行同中國國際地位相稱的責任和義務,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貢獻力量。
在炮火籠罩的南蘇丹,在硝煙彌漫的馬里,在病毒肆虐的剛果(金),在危機四伏的黎巴嫩……中國軍隊在戰(zhàn)亂中點燃和平的火炬,在風浪中揚起前行的風帆,在困苦中播種美好的希望,為捍衛(wèi)世界和平、弘揚人道主義,作出了獨特貢獻,彰顯了大國擔當。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當今世界是一個高度開放的世界,當今中國是一個不斷在開放中走向復興的國度。軍人目光、軍隊使命,必然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而拓展。
使命在肩,航程在前。每一名中國軍人,當有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責任與擔當、視野與站位、能力與本領,心中始終裝著一幅“世界地圖”。中國也將堅持走互利共贏的海上安全之路,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zhàn),在深藍大洋繼續(xù)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諧樂章,真正扛起大國軍隊的和平使命和歷史擔當。

“我們來保護你們回家”
■李 宇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溫子東
“客輪,戰(zhàn)艦,富國與強兵;亞丁灣,地中海,人民海軍向前進。今天,我見證了歷史。”翻開10年前的筆記本,撫摸著泛黃的紙張,現(xiàn)任湘潭艦操舵兵李兵,思緒又回到2011年我國第一次動用軍事力量參與撤僑的情景。
2011年,利比亞局勢動蕩,危及我同胞安全,繼空軍派出飛機赴利比亞執(zhí)行接運中國在利比亞人員的任務后,我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的徐州艦抵達利比亞附近海域執(zhí)行撤僑任務。
“當時,艦上處于一級戰(zhàn)斗部署,隨時準備應對任何突發(fā)情況。作為徐州艦操舵兵,上午8點到11點,我負責值瞭望更。”李兵回憶,3月1日那天,地中海天藍海碧,海面看似平靜,但大家都不敢放松。駕駛室里,預指指揮員與艦長盯著海圖,不斷聽取關于??涨榈膮R報。
當?shù)貢r間10時許,李兵透過高倍望遠鏡看到一艘乳白色客輪。在那片敏感海域,什么危險都有可能發(fā)生,巨大的客輪猶如一只掉隊的羔羊,隨時面臨狼群的威脅。李兵立即向艦長報告了這一情況,后經(jīng)確認,這艘客輪正是搭載我受困人員的客輪。
“我來不及興奮,繼續(xù)加強觀察,看有無可疑目標接近。因為亞丁灣護航經(jīng)驗告訴我,武裝快艇等小型船只機動性強,必須及早發(fā)現(xiàn)才能有效處置。”李兵說。
10時30分,歷史時刻終于到來,徐州艦與搭載我受困人員的客輪順利會合。戰(zhàn)艦與客輪并肩航行,徐州艦鳴笛一聲,向同胞致以親切的問候。
隨即,預指政委韋建華通過特定語音頻道,向我撤離同胞發(fā)出慰問:“親愛的同胞們,大家辛苦了!祖國和人民時刻牽掛著你們,專門派軍艦來保護你們的安全。祝同胞們平安回國,早日與親人團聚!”這時,徐州艦右舷信號平臺和副炮平臺上,拉起了“祖國海軍向你們致以親切問候”“祝同胞們一路平安”的橫幅標語。當時的地中海,戰(zhàn)艦斬浪,飛機臨空,海天間樹起一道立體防護屏障。
“我們來保護你們回家!”客輪上的同胞紛紛涌上甲板,邊歡呼邊向官兵們揮手。李兵和戰(zhàn)友們熱烈回應。“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捍衛(wèi)人民利益的幸福和身為一名軍人的自豪。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是守護神。”李兵激動地說。
利比亞撤僑是我國軍事、經(jīng)濟、外交實力的一次全面展現(xiàn)。在這次行動中,成功撤離我國駐利比亞人員35860人。此后,我軍又多次執(zhí)行撤僑任務,用實際行動證明: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拓展到哪里,中國軍人的身影就出現(xiàn)在哪里。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