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那就是界碑。”拉齊尼(右)手指著雪山,對身邊的戰(zhàn)友說。姬文志、王 烈攝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很難,但值得。
2015年2月11日,拉齊尼來到北京,受到了習(xí)主席的親切接見。那天,他向習(xí)主席匯報了一家三代愛國守邊的故事。
2018年,作為護邊員,拉齊尼有了新身份——全國人大代表。為了更好履行職責(zé),拉齊尼經(jīng)常到牧民家走訪,把大家的心聲帶到兩會上。
路走得再遠,在他心里,永遠想著家。
拉齊尼還是喜歡守著那條邊防線,守著他的帕米爾。他的堅守,感染著身邊的親人們。
巴依卡的侄子加尼丁·居馬江,見到缺少護邊員,中學(xué)畢業(yè)后就主動報名做了一名護邊員。
加尼丁和這個家族其他護邊員一樣,忠誠、勇敢、肯吃苦,經(jīng)受住了暴雪嚴寒、稀薄空氣、崎嶇山路對生命的考驗。
去年冬季的一天,幾名邊防官兵在巡邏時突遇暴風(fēng)雪,被困山里。拉齊尼、加尼丁和4名護邊員前去救援。夜里雪下得特別大,什么都看不清。他們就沿著山谷往山上走,跌跌撞撞,走了數(shù)小時才找到被困者。
又經(jīng)過幾個小時跋涉,被困的官兵終于被成功救回,但是拉齊尼和加尼丁的耳朵都被凍傷了。
“當(dāng)時耳朵腫得特別大,像團火在燒,手腳上的皮都掉了,長皮的時候癢得睡不著。”加尼丁說。
在護邊的日子里,這樣的受傷加尼丁經(jīng)歷過兩次,拉齊尼則有十幾次之多。
“一盞一直亮著的燈,你不會去注意”
再次帶隊踏上巡邏路,上士肖瑤還是習(xí)慣性地抬頭,往隊伍前方看了又看。
以前走在這條路上,隊伍前方的那個人一定是“向?qū)?rdquo;拉齊尼。
腳下的路還是那條路,遠處的群山依舊雪白,只是拉齊尼再也回不來了。
低下頭,想起往昔巡邏畫面,肖瑤鼻頭一酸。
一個多月前,也是前往同一個點位執(zhí)勤。出發(fā)前肖瑤望著陰郁的天空,憂慮也漸漸漫上心頭。
“暴風(fēng)雪要來了……”肖瑤將自己的顧慮和盤托出。拉齊尼笑著寬慰:“別擔(dān)心,有我呢!”
“只要大叔在,心里就踏實。”戰(zhàn)友眼中的拉齊尼屬于帕米爾高原,他熟悉這里的一切,他是“帕米爾雄鷹”。
巡邏隊出發(fā),看到隊伍中拉齊尼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肖瑤一問才知:大叔的風(fēng)濕病犯了,腿疼得厲害。
為了參加這趟任務(wù),拉齊尼在腿上纏了2層塑料薄膜保溫……要不是那天巡邏歸來,這個“秘密”被上等兵王真偶然發(fā)現(xiàn),肖瑤還一直被蒙在鼓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