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們的青春

儀仗隊員的青春笑臉。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成為一名旗手需要幾年?
下士王康用了4年。
初來儀仗大隊,日復一日站軍姿,沒有盡頭的正步訓練,都讓王康感覺很煎熬。
直到有一天,一隊隊長李茂廷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間客廳里,擺放著兩個鐘表,一個小鐘表,一個老鐘表。
有一天,小鐘表問老鐘表:“老鐘表,你為什么可以走那么久?”老鐘表微微睜開眼睛,一臉淡然地說:“走好當下這一秒。”
“邁好當下這一步,日子就會過得很快。”那天,李茂廷拍拍王康的肩膀。王康似懂非懂地拿起手表,貼近耳朵,聽著那“滴答滴答”的聲音。
其實,王康最后也沒弄明白,到底如何堅持。他只是鉚著勁兒,邁好每一步。這樣一堅持就是4年。
在中隊活動室里,王康無意翻到一本2014年的士兵考學教材。教材書的封面上印著3名儀仗兵的照片,最中間的那個人就是儀仗大隊現(xiàn)任副大隊長張洪杰。
當初提干考學時,許多士兵看的輔導書都是這一版。“當時,我們就想成為像張洪杰這樣的兵。”已經(jīng)是上尉的郭鳳通激動地說。
成為教材封面人物的那幾年,張洪杰每次外出,總會被戰(zhàn)友們拉住合影。
“在新聞聯(lián)播中看到您,我們真的很激動。因為我們都覺得,您見證了我們的青春。”一位老兵這樣和張洪杰說。
時光匆匆,張洪杰已入伍20多年。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副大隊長,他的青春留在了儀仗大隊,也見證了一批批儀仗兵最美好的青春。
“那個時候,自己想得很簡單,就是要多參加任務,證明自己。”張洪杰看向窗外,眼神中沒有一絲波瀾,“現(xiàn)在回想,能在世界矚目的舞臺上,親身參與并書寫歷史,這是我身為儀仗兵最榮耀的事。”
在張洪杰看來,儀仗兵的青春就是從一個舞臺到另一個舞臺。
從訓練場出發(fā),走過長安街,走向世界舞臺。這個旅程充滿挑戰(zhàn)且無比漫長,每一個舞臺都有一張相同的通行證:堅持。
訓練異常艱苦,可儀仗兵的生活從不缺少快樂。
2020年建軍節(jié)那天,一隊隊長李茂廷帶著他的搖滾樂隊走上舞臺。
擺好架子鼓,給電吉他插上電,舞臺的光暗下來,演唱會開始了。
臺下,儀仗兵們揮舞著熒光棒。李茂廷抬頭望去,光的波浪一層一層翻涌過來。那天晚上,他實現(xiàn)了心中深藏多年的搖滾夢。
演出結(jié)束,樂隊拍了一張合照。照片里,男孩與老男孩的青春不期而遇。
那晚,李茂廷在日記里寫下一行字:雖然當初的那個男孩已經(jīng)變成了老男孩,可骨子里的熱愛始終還在,不論是搖滾,還是我從事的工作。
時光匆匆。在儀仗兵心中,對儀仗事業(yè)的熱愛,經(jīng)得起訓練考驗,也經(jīng)得住時光打磨。
大隊長韓捷,是儀仗大隊最老的兵,見證了儀仗大隊20多年的發(fā)展。
“如果回到當年,您想對剛?cè)胛闀r的自己說些什么呢?”記者問。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韓捷說這番話時,目光投向遠處的訓練場。
在那里,年輕的儀仗兵們站得愈發(fā)筆挺,汗水順著臉頰,流到下巴,又滴在襯衣上。每個士兵腳下都有一片水漬,那是軍裝吸收不了的汗水。
一陣風吹來,襯衣領(lǐng)輕輕抖動,士兵們的脖子上出現(xiàn)清晰的V字“衣領(lǐng)線”。
那是他們青春的痕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