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攝影師車夫為裘山山拍的標準照
記者:對很多人來說,由于山路艱險,高原反應等因素,西藏成了一個既向往又不敢去的地方,但您卻對西藏情有獨鐘。我記得您在書中說,自己16年間10次進藏,說不清楚那片土地是什么吸引著您,現(xiàn)在您找到答案了嗎?
裘山山:是一種天然的吸引力,我的天性里面就很喜歡明朗開闊的東西,而西藏就是特別大氣、遼闊、透明,西藏軍人的堅守,還有藏民族的那種熱情純樸,對我也是一種吸引。我的朋友都說你好像寫西藏特別容易寫好,我說西藏賜福給我,我托西藏的福。
記者:據我所知, 2008年汶川地震發(fā)生后,您第一時間奔赴抗震救災一線,采寫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當時的情景能回憶一下嗎?
裘山山:我在災區(qū)跑了三個多月,基本上把所有的點都跑到了,包括坐直升飛機到汶川,難忘的事情非常多。比如我們幾個人到映秀,原來的路都被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和泥土掩埋了,在那樣一種路況上走,非常危險,一邊走,一邊要防著上面滾下石頭來。當時還派了一個武警戰(zhàn)士在那兒張望,他一喊余震來了,大家就拼命跑。泥石流把整個山沖下來了,只能在沒有路的地方,在亂石堆里爬過來。那可能是我這輩子走過的最艱難的路,有幾次我腦子里都閃過念頭,覺得可能今天要把命擱在這兒了。有段路一步一滑,根本沒法走,這時遇到一位逃難出來的農民,他說我來拉你,我踩一個腳窩,你就踩著我的腳窩走。那段路我就是一步一步被他拉出來的。

搭乘直升機飛往汶川,疲倦至極,坐在機尾睡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