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9月,廣州艦參與中俄“海上聯(lián)合-2016”軍事演習。新華社發(fā)
“呀,好久沒有聽到這么正宗的粵語了,我可以和你說廣東話嗎?”昨日,廣州日報采訪團一行在廣州艦上見到了僅有的兩位廣州籍艦員。在家鄉(xiāng)艦上服役,對于他們來說多了一分自豪和親切。艦上的戰(zhàn)友們會請他們教粵語,會向他們打聽廣州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他們成了艦上的廣州城市代言人。

馮景燊,22歲,廣州市海珠區(qū)人。入伍1年,家族中有5名軍人。希望能夠長期服役,日后有機會成為一名舵手。
生長珠江邊 從小夢當兵
今年22歲的馮景燊來自廣州海珠區(qū),入伍前他從未離開廣州超過一周,連念書都一直在“家門口”。而2016年入伍以來,他一次都沒有回過家,作為一名義務兵,他現(xiàn)在還沒有假期,因此想要回到廣州的家,最快要等到2018年9月。
讓馮景燊覺得幸運的是,今年6月30日,他根據(jù)部隊的安排,從青島出發(fā),一路南下,最終來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艦——廣州艦,這對他來說,就像回到了家。
從幼時起,馮景燊就有一個當兵的夢想。他的父親是個老警察,他有四個當兵的表哥,馮景燊是家族中第五個當兵的孩子。從小在珠江邊長大的馮景燊對水有著特別的情結(jié),少年時曾在珠江上看到威武的軍艦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入伍后進入海軍工作,讓馮景燊倍感興奮。
兄弟五人進入了“海、陸、空、武警”部隊,他們從小就喜歡在一起看抗戰(zhàn)片和軍事演習。他還告訴記者:“如果我們的表弟成為火箭兵,就都湊齊了。”
剛開始,馮景燊的專業(yè)是操舵。“我特別喜歡這個崗位,因為能從駕駛室看到大海。”不過目前,由于廣州艦相關(guān)崗位滿編,馮景燊進入了機電部門工作。
“一三五通電檢視,二四六七普通檢視,8時到8時30分掃除……”馮景燊拿著隨身攜帶的本子念念有詞。由于剛上艦不久,對作息還不熟悉,他需要趁休息時間加深記憶。
馮景燊現(xiàn)在的崗位和駕駛室截然不同——長期在水位線以下工作,見不到太陽,也看不到大洋。因為最靠近發(fā)動機,這里還是全艦噪音最大的地方,但馮景燊來不及思念大海了,他要快速學習全新的崗位知識和技能,盡快適應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馮景燊說,希望能長期服役,也希望日后再有機會成為一名舵手。
馮景燊是家中的獨子。從青島到湛江的途中,馮景燊在廣州東站下火車中轉(zhuǎn),馮爸爸帶著兒子最喜歡吃的燒鵝早早趕到火車站,跟著行進的隊伍與兒子邊走邊聊,這是馮景燊入伍后唯一一次和家人見面。
兒子參軍,父母是馮景燊最堅強的后盾。得知兒子到了廣州艦服役的那天特別開心,“警告”他:“你可要好好干,為我們家鄉(xiāng)爭光。”
馮景燊是恒大球迷,見到廣州日報記者采訪,也與記者聊起家鄉(xiāng)球隊的情況。“好想看廣州日報啊,以前喝早茶的時候都是看廣州日報的。”由于條件所限,馮景燊在艦上僅可以看到廣東電視臺一個家鄉(xiāng)電視臺,要獲取最新的廣州消息主要還是通過跟父母通話。談到下次回廣州的規(guī)劃,馮景燊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去天河體育中心看一場恒大的比賽。

關(guān)鏵聰,21歲,廣州番禺大石人。入伍不到一年。在家從未入過廚的小關(guān),上艦以后成了一名炊事員。他希望以后有機會給戰(zhàn)友們做粵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