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看好中國軍機外銷
中國航空專家王亞男20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從性能上看,中國的運-9運輸機與美國公司的C-130J的性能差不多。C-130J的優(yōu)勢在于出口量很大,目前很多國家都在使用這款運輸機,它在國際上名聲響亮。運-9不是中國專門開發(fā)的出口型號,而是一款中國軍方的現(xiàn)役裝備,未來裝備數(shù)量會越來越大,而且還會不斷升級,外銷之后的勤務保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同時,買中國裝備長遠來看是比較安心的,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對軍貿附加一些條件。泰國軍方如果購買C-130J之后,想要進行升級改造,這就要受制于當時的泰美關系,如果泰美關系出現(xiàn)異常,那飛機的升級是無法保障的。在這方面,中國一般不會用這個問題進行要挾,中國大都會保持自己的大國姿態(tài)。
王亞男表示,雖然目前并不清楚泰方傾向于哪款運輸機,但他認為,泰國軍方完全有可能購買中國的運-9。近年來,隨著中國裝備制造業(yè)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性能價格比的含金量越來越高,外方花西方同類產品80%的錢,可以享受到95%的性能。泰軍方的裝備引進需求并不是要與世界軍事大國打一場高技術頂尖戰(zhàn)爭,購買中國的裝備就足以滿足自身需求,甚至還有富余,所以一些地區(qū)性的國家在購買裝備時既要算經濟賬,又要考慮裝備的實用性,比如一個領土縱深才500公里的國家,有沒有必要買一款作戰(zhàn)半徑達到2000公里的戰(zhàn)斗機呢?這樣算下來,中國裝備的優(yōu)勢就非常大了。再加上中國裝備的價格比國際主流市場上要便宜15%-20%,而這對于經濟形勢都不是太好的各國來說,中國裝備的超高性價比具有很大吸引力。
中泰軍技合作高速發(fā)展
中國與泰國的軍事裝備與技術方面的合作近些年一直發(fā)展迅猛。由于軍貿的敏感性,所以雙方官方對于軍技合作的公開消息并不多。關注相關領域的外國媒體時不時會透露出一些引人眼球的消息。泰國《世界日報》今年5月14日報道稱,泰國陸軍已經與中方簽署合約采購28輛VT-4坦克(又名MBT-3000主戰(zhàn)坦克),預計可在明年交付。泰國國防部長巴威·翁素萬7月1日宣布,該國將從中國購買3艘潛艇,價值約10億美元。
一名熟悉中泰軍貿的中國專家20日表示,中泰兩國兩軍關系近年來一直發(fā)展得不錯,兩軍經常會舉行聯(lián)合演習,比如今年已經在泰國舉行了“藍色突擊-2016”海軍陸戰(zhàn)隊聯(lián)合訓練,雙方在雙邊關系以及防務領域的互信程度較高,這也是泰軍愿意引進中國武器的一個重要因素。泰國近年來購買并裝備“衛(wèi)士-1B”和“衛(wèi)士-32”多管遠程火箭炮、C-802A反艦導彈以及“前衛(wèi)-18”便攜式防空導彈等中國先進武器。這些中國裝備的良好使用體驗可能也是吸引泰軍關注中國軍機的一個原因。
來源: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6-09/94664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