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集團軍總部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1945.8——1949.10)
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第18集團軍總部仍存,為中央軍委領導下的最高軍事指揮機關。1947年3月24日,第18集團軍總部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1947.3—1949.10)
總司令:朱德
副總司令:彭德懷
參謀長:葉劍英
中央軍委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直轄機關(1945.8——1949.10)
總參謀部
總參謀長:彭德懷(兼,1947.8.30調任西北野戰(zhàn)軍司令員) 周恩來(1947.8.30代)
副總參謀長:葉劍英(原任) 徐向前(1946.6增任) 聶榮臻(1949.6任)
總政治部
主任:劉少奇(1945.10兼)
副主任:譚政(原任) 傅鐘(1946.6任)
總后勤部
部長:楊立三
1949年:中共中央、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遷入北平
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自1948年3月離開陜甘寧邊區(qū),經晉綏解放區(qū)進入晉察冀解放區(qū),于5月到達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同中央工作委員會會合。在這里,黨中央、中央軍委組織和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qū);召開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決定了奪取全國勝利以及全國勝利后黨的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由西柏坡遷到北平工作。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中共中央其他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林伯渠等,于同日到達北平。在北平的黨政軍領導人和工人、農民、青年、婦女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共一千多人,前往西苑機場熱烈歡迎。
這一天下午,在西苑機場舉行了盛大的歡迎會和莊嚴的檢閱式。五時整,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黨政軍領導人,在軍樂聲和歡呼聲中入場,和各界人士代表和民主人士一一握手。當50門六○炮同時打出照明彈時,毛主席和朱總司令乘指揮車檢閱部隊。受閱的野戰(zhàn)步兵、警衛(wèi)部隊,坦克、榴彈炮、高射炮隊、摩托化步兵等部隊,列滿整個機場跑道周圍,顯示出人民解放軍的強大力量。
中共中央機關和軍委總部遷入北平,從此,北平成為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的所在地。1949年9月27日,北平改稱北京,定為國都。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告成立。
1955年:國防部決定調整部分總部和軍兵種隸屬關系
1955年8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決定,原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所屬之財務部、軍械部直屬中央軍委,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財務部、總軍械部;原防空司令部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部;原工兵司令部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部。
至此,中央軍委、國防部下設8大總部:總參謀部、訓練總監(jiān)部、總政治部、總干部部、總后勤部、總財務部、總軍械部、武裝力量監(jiān)察部;五個軍種: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公安軍;五個兵種: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鐵道兵、防化學兵。
1998年4月3日,中央軍委作出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這是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和軍委江澤民主席關于軍隊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貫徹落實軍委新時期軍事戰(zhàn)略方針,堅持質量建軍、科技強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和國家機構改革要求,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所采取的一項重大措施。組建總裝備部,對于進一步加強中央軍委對全軍武器裝備建設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促進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于4月5日起開始辦公。首任總裝備部部長是曹剛川上將,政委李繼耐。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解放軍大事典》、解放軍報
(來源:環(huán)球網)
(原標題:我軍軍委機關調整改革歷史回顧)
(原文地址:http://china.huanqiu.com/article/2016-01/83579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