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jié)向前,鼓舞奮斗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長征精神,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jīng)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yǎng),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回望過去,長征經(jīng)過地多是艱、險、貧、困之地。戰(zhàn)勝貧困的會寧會師地,而今邁步從頭越。
會寧縣郭城驛鎮(zhèn)紅堡子村的一處“農(nóng)家書屋”里,掛著一幅書法作品:“黃渠浩蕩蜿蜒,大川綠樹村邊。人民巨手改河山,水到渠成糧增產(chǎn)。滄海變桑田。全國同慶升平,四化宏圖展現(xiàn)。河水逆流上高原,不愁衣食住行難。舊貌換新顏。”這首題為《破陣子·黃渠頌》的詞作,生動再現(xiàn)了人民群眾以偉大的長征精神為引領(lǐng),用勤勞與智慧發(fā)展生產(chǎn)的幸福感。
今天中國的進步和發(fā)展,離不開長征精神的砥礪。牢記偉大長征精神、學習偉大長征精神、弘揚偉大長征精神,才能使之成為我們不斷走向未來的強大精神動力。“人們從長征中汲取的精神有很多,一是繼續(xù)奮斗,永遠不能丟掉奮斗拼搏精神;二是不斷創(chuàng)新,長征路上不斷遇到新問題、解決新問題,都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三是腳踏實地,只盯著目標不行,要始于足下,把每件事情做好。”在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榮珍看來,繪就新藍圖,開啟新征程,離不開奮斗、創(chuàng)新與實干。

圖片說明:
圖①:會寧縣紅軍長征勝利紀念館組織青少年參觀學習。資料照片
圖②:《地球上的紅飄帶》雕塑。資料照片
圖③:朱德用過的講桌。資料照片
圖④:紅軍戰(zhàn)士用過的物品。記者 王錦濤攝
圖⑤:紅四方面軍指揮部舊址。資料照片
(記者 董洪亮 白 龍 李洪興 王錦濤)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