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女士(初一學生家長)
孩子竟然直呼爺爺姓名
我們一直希望孩子成長在一個比較民主的家庭氛圍里,所以,從孩子小時候開始,我們盡量為孩子創(chuàng)造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對孩子從不苛求。可是,現(xiàn)在孩子上中學了,我們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民主”留下了一些“后遺癥”,孩子在家里沒大沒小,對長輩顯得不夠尊重,時不時讓我們做家長的無比尷尬。
那天,老家來了好幾位客人,吃晚飯了,讓孩子叫爺爺一起入席,孩子竟然當著客人的面直呼爺爺?shù)男彰???粗腿艘荒樤尞惖谋砬椋液秃⒆铀职置婷嫦嘤U。而爺爺說了一聲“這臭小子”后,臉上的笑容也顯得有些僵硬。我們都沒想到孩子怎么就突然脫口呼出爺爺?shù)男彰恕?
最近,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孩子學說話的時候,我們除了以稱呼對方“爸爸”、“媽媽”來引導孩子外,還告訴了孩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姓名,孩子剛開始學會直呼大人姓名的時候,我們不僅沒在意,還覺得很好玩,甚至還呼應孩子,覺得孩子能記清大人的名字是了不起的一件事,沒想到“隱患”卻就此留下。
孩子上小學后,我們擔心孩子再“沒大沒小”下去會漸漸形成習慣,甚至會導致孩子霸道、不講理的個性,成為不受大家歡迎的孩子。所以,我們開始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了這方面“校正”,并引導孩子,講禮貌會讓他人覺得愉快、舒服與溫暖,并受到歡迎,能夠交到更多朋友。
通過引導,孩子有了較大改變,由于對我和他爸爸有點忌憚,孩子不再直呼我們的姓名了,但對于寵愛他的爺爺奶奶,孩子有時還是顯得沒啥規(guī)矩,不僅無理頂撞爺爺奶奶,說起話來也沒大沒小,以致出現(xiàn)了前面當著眾客人直呼爺爺姓名、讓我們大人猝不及防、顯得沒有家教的難堪一幕。
有時帶孩子去別人家做客或是到公共場所,我們也還會擔心孩子“出言不遜”讓大人下不了臺。但我也不希望我們和孩子之間總是“板著面孔交流”。在家里到底該如何把握民主的度,孩子既不會沒大沒小又樂于和長輩交流,并成為一個知書達理、個性鮮明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