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去年我校的命題材料:有一次,王陽明路遇一伙強盜,強盜頭子說:聽說你宣傳人人有良知,但我們殺人放火,你如何證明我們有良知。王陽明說:證明可以,我叫你們做什么,你們就必須做什么。強盜們答應(yīng)了。于是王陽明叫他們脫衣服,脫到只剩內(nèi)褲時,王陽明還要他們脫。強盜們不干了,認為脫了太羞恥了。王陽明說這就是良知。強盜們心靈受到震撼,就此改邪歸正了。
故事中心是“王陽明證明人人有良知”;故事內(nèi)容是 “王陽明讓強盜脫衣服證明他們有良知”。但是,材料的寓意不在“證明”上??忌恼J識必須穿越“證明”的表象,才能悟通材料寓意:從故事溯源看,良知人人都有;從故事內(nèi)容看,是引導(dǎo)強盜發(fā)現(xiàn)、保住自己的良知;從王陽明的形象看,是“仁者愛人”,對于強盜,也要去“愛”,以恢復(fù)他們的良知。
可見,立意如求佛,不深入寺院,就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
備考點津 分類比較解讀命題材料
強化材料意識。材料作文的第一關(guān)便是讀懂、悟通材料。要敬畏材料,明了命題材料的構(gòu)成特點,形成細致、深入、準確、完整解讀材料的習(xí)慣。巧用材料,巧解材料,巧悟材料,就有可能引發(fā)獨特的立意,寫出別具洞天的作文。
強化借鑒閱讀。在短時間內(nèi)要熟練掌握邏輯的解讀方法是很難的??梢詤㈤啞度嗣裾搲冯s志“第一言論”、《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光明日報》“光明論壇”、《文匯報》“文匯時評”等欄目的文章,這些文章有一個共同特點,多是從解讀材料入手或評或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邏輯性,讀后能獲得邏輯解讀材料、寫好議論文“一箭雙雕”的功效。
強化滲透訓(xùn)練。解讀材料的訓(xùn)練不一定要在作文時進行,可以將其滲透到日常的類似閱讀和“材料闡述題”中去進行,有目的將其結(jié)合起來,進行靈活的、有針對性的訓(xùn)練。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多找一些命題材料,進行分類、比較解讀,以把握其特點和規(guī)律,更好地為寫好材料作文服務(wù)。